腫瘤轉移到脊柱上如何治療?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射頻消融新技術,給脊柱轉移瘤患者帶來“新希望”

發布時間:2023-10-20 09:38:04  |  來源:山東衛生新聞網  


【資料圖】

在很多人印象中,肝癌就是肝癌,肺癌就是肺癌,但是你知道嗎?這些癌癥也從1個發展成了2個。它就是脊柱轉移瘤,是一種由其他癌癥,通過各種渠道將腫瘤細胞轉移到脊柱上而導致的疾病,是被轉移的腫瘤。

近日,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牛士貞教授應用射頻消融(RF)聯合椎體成形技術(PVP),成功為一位椎體轉移瘤疼痛患者解決了病痛,明顯改善了患者的失眠和運動功能。

今年60歲的王先生,因近期頻頻背痛,活動困難等癥狀來到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檢查確診為肺癌合并T10椎體轉移瘤,脊柱外科呂超亮教授團隊仔細分析患者病情,并先后組織胸外科,呼吸科,腫瘤科,營養科等開展多學科病例MDT討論。在全面評估和術前討論后,針對靶向病變椎體,制定了射頻消融(RF)聯合椎體成形技術(PVP)手術方案。手術非常順利,術后患者癥狀明顯緩解,在疼痛控制、神經功能改善及生活質量提高方面均優于非手術的保守治療者。

脊柱外科副主任牛士貞介紹,射頻消融(RF)聯合PVP治療脊柱腫瘤是在呂超亮主任帶領下,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最新引進的轉移瘤治療新技術。射頻消融是腫瘤治療的經典的熱療技術,通過PVP通道送人椎體腫瘤部位,利用70°的高溫破壞腫瘤組織,使腫瘤細胞迅速凝固壞死汽化,然后再使用骨水泥填充固定椎體,這樣即精準地消滅了轉移的腫瘤細胞,又強化穩定了脊柱,多維度施策,大大減少了疼痛發生的根源。

脊柱外科主任呂超亮介紹,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率先開展射頻消融聯合椎體成形技術應用于脊柱轉移瘤的臨床治療,相較于手術、放療、化療等方法,該技術具有更高效、更安全、適應癥更廣、創傷較小、并發癥較少以及可重復治療等優勢,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命質量,同時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文圖| 李 倩 牛士貞)

(責任編輯:魯峰)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