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秋國慶節假期,正是家人團聚的時刻,但是在醫療工作崗位上,我們的醫護人員仍在堅守,時刻守護著人民的生命健康。
立冬將至,氣候漸冷,主動脈夾層的發病率在逐漸增加,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臟外科10月1日、2日、3日連續完成三例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手術。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已81歲高齡。考慮病人高齡且手術風險高,術前與患者家屬溝通,但患者家屬堅持手術治療,并對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臟外科的診療技術給予充分肯定和信任,一問才知,該患者兒子2022年在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行冠脈搭橋手術,術后恢復良好。在心臟外科手術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手術非常順利,現老人脫離危險,已拔除氣管插管。
“披星戴月,夜以繼日”用來形容主動脈夾層手術一點不夸張。一是因為手術時間長,考驗手術醫生的耐力,二是此類病人的血管壁十分脆弱,非常容易出血,手術成功與否需要精準的縫合技術和有效的止血顯得至關重要,第二臺夾層手術便是從10月2日半夜一直做到10月3日早晨。
這邊主動脈夾層手術還未結束,那邊的急診科又來了一位胸部刀刺傷的年輕患者。該患者26歲,因胸部刀刺傷半小時來診,急診以“心臟破裂、心包填塞、失血性休克、胸部開放性外傷”收治入院。為搶救患者生命,心臟外科、急診團隊與時間賽跑,從患者辦理入院后僅半小時,患者已進入手術室。術中:心包腔內見大量積血,少許凝血塊,胸部刀口刺透胸壁,切穿心包,直達左室前壁,心臟破口約0.5㎝,破口右側緊鄰前降支。高難度、高壓力、高負荷的心臟急診手術,對于整個團隊而言,都是對身心的巨大挑戰與考驗,但是病情就是命令,大家絲毫沒有松懈,接著又為其成功實施手術。
為規范主動脈夾層(Stanford A型或Debakey I型)患者救治流程,縮短主動脈夾層患者的救治時間,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自2020年5月起對A型主動脈夾層開通綠色通道,自制度實施以來,主動脈夾層的手術質量明顯提升,手術時間也由原來的8-9個小時縮短至現在的4-5個小時。
主動脈夾層屬于急危重癥,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作為魯西南地區能夠獨立開展主動脈夾層救治的區域醫療中心,自心血管外科團隊成立以來,年心臟手術量約1500例,累計完成各種心臟手術約2萬例,每年救治各種類型主動脈夾層患者約150例,其中A型夾層70余例。主動脈夾層起病急,往往不適合長途轉運,因病情復雜多變,手術操作往往需根據術中情況臨機改變,因此要求手術人員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臨機應變的能力。該三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強大的心臟外科團隊,從急診救治團隊到心臟重癥監護室,從麻醉科到體外循環科,從心外病房到手術室,無一不彰顯出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心臟外科團隊高超的專業技術及過硬的心理素質。
責任編輯:瀚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