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康”后出現“后遺癥”該怎么辦?威海市中醫院為您保駕護航

發布時間:2023-01-12 09:11:53  |  來源:山東衛生新聞網  

到了現在,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新冠病毒感染,真沒那么簡單。高熱、頭痛、體痛、咳嗽、咽痛、胸悶、喘憋、失眠、汗出、乏力、厭食、腹瀉、脫發等癥狀考驗著大家的神經,即便是相對健康的人群,經過單純抗病毒、退熱等對癥處理后,不少人仍會有后遺癥狀,最突出的兩個癥狀就是乏力和咳嗽,那么究竟該如何應對呢?


(相關資料圖)

從中醫角度來看,新冠病毒感染妥妥的就是一場瘟疫,其不同于一般的外感病,從現有癥狀來看,新冠病毒具備了風、寒、濕、熱、毒多重致病特點,這就注定了治療的難度性。但中醫抗疫幾千年,積累了大量治療經驗,從接診病例來看,單就早期的發熱等主要癥狀而言,大部分患者基本能夠做到1到2天內退熱,“解表、清熱、化濕、排毒”,給邪以出路,而不是單純的對抗,這就是中醫的獨有治病特點。

新冠后遺癥狀,從中醫角度來講,就是典型的余毒未清,余毒不清,各種殘留癥狀如影相隨。就目前而言,尚沒有特效的抗新冠病毒藥物,在感染初期,部分抗病毒藥物能夠抑制病毒復制,但在后期,抗病毒藥物就發揮不了太大作用,相反,中醫藥在扶正祛邪清余毒方面有著獨特優勢。從臨床接診患者來看,消除新冠后遺癥狀,中醫藥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因為中醫治病,是建立在辨證論治基礎之上的,因人施治,隨證用方,才能把中醫藥的最大優勢發揮出來。

當然,除了中藥以外,中醫也有很多適宜技術可以用于治療感染新冠病毒產生的后遺癥狀,比如:

1.針灸治療、推拿治療

針推結合在治療新冠后遺癥方面具有優勢,很多患者“陽康”后出現的乏力、身體酸痛、頭痛頭暈、食欲不振、失眠等癥可以選擇針灸、推拿治療。

2.艾灸、熱敏灸

艾灸是一種將腧穴、藥物、艾灸的作用效果相結合的中醫外治療法,具有“健脾和胃、益氣補虛、平衡陰陽”的作用,對于緩解“陽康”之后的氣虛癥狀,增強體質,防病保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量研究證明,熱敏灸在現代臨床研究運用中對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等具有提高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的功能,具有雙向調節作用,以及補陽散寒、補陽助陰、通閉透關、協調平衡的功效。

3.中藥代茶飲

相較于中藥的“良藥苦口”,代茶飲的味道大多清香甘甜,更能被大家所接受,且服用方便,是緩解咽癢咳嗽等癥狀的不二之選。

4.穴位貼敷

結合中醫經絡理論,利用特配的藥物對穴位產生長效的刺激,達到平衡陰陽,調節臟腑的功效,尤其適宜咳嗽明顯的患者。

(責任編輯:魯峰)

關鍵詞: 病毒感染 扶正祛邪 如影相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