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投資 咖啡賽道好熱鬧!2022年共發生14起咖啡融資事件

發布時間:2022-09-14 08:33:45  |  來源:深圳商報  

今年,咖啡賽道熱度不減。尤其對于跨界玩家來說,這個領域似乎格外“香”。

品牌跨界咖啡賽道掀熱潮

據報道,猿輔導最新轉型業務已經浮出水面。Grid Coffee首家門店近期落地北京王府井,目前處于試營業階段。這家新的咖啡品牌由猿輔導母公司關聯公司全資控股,高管也大多來自猿輔導創始團隊。

天眼查APP顯示,Grid Coffee關聯公司北京單一起源咖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陳萌滄,注冊資本2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餐飲服務、食品銷售、酒類經營、餐飲管理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北京看云控股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后者為猿輔導子公司。此外,知產信息顯示,該公司還申請了多個“GRID”“格理咖啡GRID COFFEE”和“GRID COFFEE”等商標,國際分類包括方便食品、廣告銷售、餐飲住宿等,當前商標流程信息多為“駁回通知發文”。

企業、資本跨界經營咖啡已不足為奇。據天眼查APP,近日,和府撈面關聯公司江蘇和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多個“和府一杯咖啡”“和府一杯拉面”商標,當前商標狀態均為等待實質審查。趣小面關聯公司舌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也申請注冊多個“COTTI”“COTTI COFFEE”商標,當前狀態為“商標申請中”。此前,包括喜茶、奈雪的茶、CoCo、蜜雪冰城、茶顏悅色等在內的茶飲品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咖啡產品和品牌。狗不理包子也宣布成立高樂雅咖啡食品(天津)有限公司,打出“包子+咖啡”的全新玩法。

餐飲企業跨界布局咖啡,或許邁的步子還不算太大,但是今年以來,還先有中國郵政首家郵局咖啡在廈門落地,后有李寧跨界推出“寧咖啡”。甚至賣鞋子的老字號也紛紛開起了咖啡館。

來自天眼查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咖啡”相關企業年注冊量持續增長,六成以上“咖啡”相關企業成立于5年內。2021年新增注冊企業數量為近2.6萬家,年度注冊增速為9.49%。全年中國咖啡行業投融資事件達近30起,整體融資額超過170億元。截至今年8月,2022年新增咖啡相關注冊企業1.9萬家,同比增長26.6%,共發生14起咖啡融資事件,融資額12.35億元。目前,我國共有16.4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咖啡”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咖啡”相關企業。從地域分布上看,廣東省以近3.3萬家相關企業數量占比20.63%,位居第一。

為什么是咖啡?

廣闊的市場是吸引企業競相跨界經營咖啡的重要原因。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為3817億元,消費者突破3億人次。同時,中國國內咖啡市場預計將以27.2%的增長率上升,遠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速,預計2025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10000億元。招商證券近期發布的報告指出,我國每百萬人咖啡店數量僅為71家,低于英、美等國家。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指出,咖啡的獨特屬性讓咖啡能夠成為企業跨界轉型的有效手段。當前跨界咖啡的企業當中,除了那些直接就是做飲品的企業之外,大部分跨界經營咖啡的企業都有一些顯著特征:市場名氣很大,在全國各地擁有眾多網點,但是都是相對傳統的品牌,不屬于互聯網新秀。當下,咖啡已經成為年輕人的高頻消費品,這些品牌可以充分發揮其網點布局優勢,利用咖啡帶來流量幫助自身主營業務,實現從高頻場景向低頻場景引流。這也是互聯網的常見玩法。

也有分析認為,以咖啡為媒介,有助于企業向年輕消費市場靠攏。同時,咖啡也具有較高的場景和品牌適配度,無論是在奶茶店、服裝店還是在辦公室,喝一杯咖啡都很方便也不顯突兀。

財通證券研究所商社首席分析師劉洋認為,考慮咖啡單品可復制性強,以產品塑造競爭壁壘的可能性相對較低,跨界布局咖啡,部分商家本意也并非依靠咖啡業態盈利。但如果公司原有業務可以對咖啡進行賦能,比如口感風味、用餐體驗及品牌調性等,在行業高增長且格局尚不確定的情況下,任一特性的優勢均有可能帶領跨界品牌破局。(深圳商報記者 肖晗)

關鍵詞: 咖啡賽道 咖啡融資事件 猿輔導最新轉型業務 資本跨界經營咖啡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