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增資55億,為多項業務發展注入“強心劑”

發布時間:2023-01-11 14:38:42  |  來源:榕城網  

導語:

“燒錢”一直以來就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標簽之一。

蔚來的創始人李斌曾說,儲備資金沒有400億可能干不了。

哪吒汽車創始人張勇也曾表示,造新能源車就是燒錢的游戲,上市公司靠市場融資要燒,沒上市的公司靠VC融資也要燒。

縱使新能源汽車發展至今日已有十幾年的歷史,并已成為中國經濟的亮點。對于大多數車企而言,“燒錢”不可避免,“虧損”已成常態。

一個企業能走多遠,資本實力是關鍵因素,而這一點在虧損成常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尤甚。一位業內人士曾分析表示,“要成為一個成體系的車企,還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這一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在此背景下,為助力新能源業務進一步發展,北汽新能源近日完成新一輪注資,北汽藍谷和子公司北京藍谷極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狐汽車”)按照持股比例分別向北汽新能源增資,增資累計55.01億元,資本實力進一步強化,為其進一步發展奠定了生存基礎。

一、虧損成常態、研發費用成大頭,行業洗牌進一步加速

去年12月,話題“小鵬每賣一輛車平均虧超8萬”曾一度沖上熱搜。有媒體報道稱,根據小鵬營收虧損和賣出汽車數量計算,小鵬汽車每賣出一輛車約虧損8.05萬。

事實上,造新能源車燒錢車已是業內共識。以2022年三季報的數據為例,小鵬三季度凈虧損23.8億元;蔚來三季度凈虧損41.108億元,理想三季度凈虧損16.46億元,還有哪吒、零跑、賽力斯等新能源車企,均存在大規模的虧損。

圖源:Pexels

新能源造車為什么這么燒錢?

業內人士表示,燒錢的這種情況在汽車行業并不罕見,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包括:車企的銷量尚未形成規模化,此外研發投入是一筆重要開支占大頭,還有基礎建設成本、原材料成本、營銷、設備采購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新能源汽車雖已發展十幾年,但仍然是一個新興行業,而這些支出都是常見的新行業創業模式中必需的開支。

以“蔚小理”為例,理想汽車2022年第三季度相關費用達到了18億元,同比增長103.1%,主要是用于未來新車的研發。蔚來汽車也表示,2022年每個季度研發費用會保持在30億人民幣左右。費用上主要是圍繞電池、芯片等做一些研發投入,也包括人員、測試等方面的支出增加。此外,小鵬汽車2022第三季度研發開支為15億元,同比上漲18.5%,環比上漲18.5%。增長的部分主要是由于研發人員增加,導致員工薪酬增加,同時支持新車型開發支出增加所致。

除開研發費用,造車的原材料成本高企也壓縮了車企的利潤空間。

造車的主要原材料鋰、鈷、鎳等在2022年都出現了大幅度漲價。目前中國新能源電池中鋰、鈷、鎳、錳等關鍵金屬礦產資源嚴重依賴進口,國內資源短缺且需求上漲,原材料價格飛升,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從去年幾萬元一噸漲到今年的幾十萬元一噸,漲幅超500%。

除此以外,專家還表示,隨著時間步入2023年,“國補”取消后,車企面臨的成本壓力將更加嚴峻,行業洗牌將進一步加速,能夠自我造血持續投入研發的車企將更加具有產業上下游的控制能力以及行業影響力。

二、北汽新能源獲融資55億,專注高端車型開發等重點項目

以上文為背景,此時此刻,北汽新能源收獲來自母公司的55億增資,本次增資完成后,北汽新能源注冊資本由53億元增加至108億元。無疑提振了其在新能源汽車業務方面發展的信心,給到了充足的底氣,又有了生存下去的基礎。

圖源:ARCFOX極狐官微

根據此前的公告,募集資金將主要投向“極狐品牌高端車型開發及網絡建設”、“5G智能網聯系統提升”和“換電業務系統開發”項目,其余部分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以優化公司資本結構,降低財務費用,并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

目前來看,以上三個資金使用項目均以在長期大量的人力、技術、資金投入下有了明顯的成果,伴隨最新開發費用的使用,將為北汽新能源極狐未來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高端車型開發方面,從行業角度看,在人工智能、5G等創新技術的不斷迭代下,汽車產業智能化已愈發明顯。其中,智能駕駛功能作為汽車最具代表性的智能化功能已成為主機廠智能化發展的核心領域。

2019年3月,北汽新能源旗下高端品牌極狐亮相日內瓦車展,吹響高端轉型的號角。

2020年10月,搭載了華為智能網聯、智能電動的解決方案的極狐 阿爾法T上市交付。2021年4月,新一代智能豪華純電轎車極狐阿爾法S上市,阿爾法S HI版車型正式發布。2022年5月,由北汽新能源與華為聯合開發,首個量產搭載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正式上市。

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極狐品牌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品矩陣,包含阿爾法S525S和阿爾法T480S標準續航版,還有以先行者姿態聞名業界的今年上市的極狐阿爾法S全新HI版。

據了解,極狐阿爾法 S 全新 HI 版已經擁有L4級別的自動駕駛水平,是全球首款搭載 HI 華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量產車、全球首款支持城市道路高階智能駕駛的量產車,也是全球首款搭載華為鴻蒙OS 的高端純電量產轎車。

5G物聯網提升方面,北汽新能源與麥格納聯手打造的全冗余架構電動車硬件平臺——BE21平臺作為一個世界級開源整車平臺,BE21不僅支持軸距從2.75米到3米的軸距拓展,還支持L3級別以上智能駕駛,并具備超級拓展、超級智能、超級交互和超級進化四個特點。以此為基礎,北汽還搭建出首款全冗余架構的電動硬件平臺——IMC架構。為未來的智能化延展夯實了平臺基礎。目前這些技術,都已經應用在阿爾法T、阿爾法S身上。

圖源:北汽藍谷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BE21平臺知識產權已出口海外,授權斯太爾美國,這在我國汽車行業尚屬首次,開創了中國汽車技術平臺反向輸出歐美發達國家的先河。從側面印證了北汽已經擁有國際一流純電動汽車整車平臺的技術能力。

換電業務方面,近年來頭部新能源將其作為核心競爭力之一,紛紛加速新能源汽車補能網絡建設布局。

北汽新能源在換電模式的探索和布局已經有十多年的累積,在技術、產品、平臺到產業鏈、資本鏈、生態圈的形成了完整閉環。比如在生態圈方面,北汽新能源與國家電網、特來電等頭部樁企深度合作,不僅實現了首家與國家電網的即插即充功能,極狐app還實現了與國電、南方電網的數據互通,實現了出行無憂,在滿足不同場景的對私服務上,還實現了無感支付、遠程控制、預約充電、有序充電、OTA升級等智能化功能。

三、當打之年,北汽新能源謀求長遠發展

2022年對于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可以用“當打之年”來形容。

根據中汽協公布的最新數據,2022年1至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48.5萬輛和528.0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均創歷史新高。

2022年,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27.4%(乘聯會1-11月數據),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5%的目標。

在此令人欣喜的市場環境下,北汽新能源同樣交出了完滿的答卷。此前發布公告稱,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12月銷量為9863輛,上年同期銷量為4198輛;同比增加134.95%。整體來看,2022年北汽藍谷累計銷量為50179輛,同比增長92.06%。

渠道方面,截至2022年12月,極狐汽車已開業運營門店186家,并計劃在2025年做到覆蓋100+城市、380+家網點的營銷服務網絡規模。

服務方面,截至12月底,極狐汽車已建成112家授權服務中心,覆蓋全國70個城市;由24座極狐專屬補能站、16臺移動超充服務車、覆蓋40座城市的1593座認證充電站組成的補能網絡,已經正式投入運營。

可以看出,在持續的高端智能轉型戰略以及技術深耕下,北汽新能源的發展呈現全面穩健態勢,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獲得發展的一席之地,也讓資本市場對北汽和極狐品牌未來的表現充滿了期待。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