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8% 5月以來主要經濟指標明顯改善

發布時間:2022-07-14 08:35:13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國務院新聞辦7月1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會上總結稱,今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較大,信貸結構優化,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有所提升。

普惠小微貸款余額

同比增長23.8%

針對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情況,阮健弘分析稱一是流動性合理充裕,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加大。

她提到,上半年人民銀行降低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上繳結存利潤9000億元,合理增加流動性供給,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1.4%,比上年同期高2.8個百分點;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1萬億元,同比多增3.2萬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13.6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192億元。

二是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她提到,6月末,投向制造業的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9.7%,比各項貸款的增速高18.5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8%,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2.6個百分點。普惠小微授信戶數為5239萬戶,同比增長36.8%。

三是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她提到,6月份,新吸收定期存款利率為2.5%,比上年同期低16個基點。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潛力,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別下降10個基點和20個基點,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6月份,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為4.16%,比上年同期低34個基點。

5月以來

主要經濟指標明顯改善

就宏觀杠桿率問題,阮健弘應詢表示,2020年四季度以來,我國宏觀杠桿率連續五個季度凈下降,為后續應對各種復雜局面創造了寶貴的政策空間。從國際比較看,疫情以來我國宏觀杠桿率增幅明顯低于其他主要經濟體。

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我國的宏觀杠桿率是277.1%,比上年末高4.6個百分點。阮健弘提到,今年以來,受國際局勢變化和新一輪疫情的超預期影響,經濟增速放緩會推動宏觀杠桿率上升。逆周期的調控政策對債務增長的影響會在當期體現,但對產出的影響相對滯后,因此宏觀杠桿率會出現階段性上升。這既是外部沖擊的客觀反映,也是逆周期調控政策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體現。

就當前國內經濟情況,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疫情帶來的沖擊影響主要是階段性的。5月以來,國內疫情形勢好轉,主要經濟指標明顯改善,國民經濟運行總體觸底回暖。從金融數據來看,信貸投放明顯增加,1-6月,企業貸款同比多增3萬億元,企業融資總體較好;居民貸款受疫情影響同比少增,但6月以來也呈現了恢復態勢。未來隨著疫情形勢總體受控,預計宏觀經濟會保持穩步復蘇,企業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有望逐步修復改善,信貸支持將保持較強的力度。

接下來會否降準、降息?對此,鄒瀾表示,目前銀行間市場存款類機構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在1.6%左右,低于公開市場操作利率。1月至6月企業貸款利率為4.32%,再創有統計以來的新低。未來人民銀行將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形勢等基本面情況,合理搭配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99%的銀行業資產

處在安全邊界內

會上,有媒體關注河南等地儲戶兌款出現困難的情況。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應詢回應稱,河南村鎮銀行風險事件發生以來,人民銀行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穩妥應對,指導分支機構履行維護區域金融穩定的責任,做好流動性風險監測和應急保障。

他提到,整體看我國金融風險收斂,總體可控,99%的銀行業資產處在安全邊界內。2021年四季度央行評級結果顯示,參評的4398家銀行業機構中,在安全邊界內的1-7級金融機構有4082家,機構數量占銀行業參評機構的93%,資產規模占銀行業參評機構的99%。8-D級的高風險機構共316家。高風險機構數量占銀行業參評機構的7%,但資產規模僅占銀行業參評機構的1%。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中小銀行的央行評級均處于安全邊界內。

(文/本報記者李巖統籌/徐鋒)

關注

6月份我國外貿重回兩位數增長

昨天,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22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今年上半年外貿進出口實現穩步增長,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已連續8個季度同比正增長。

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展現出較強的韌性,一季度平穩開局,5、6月份迅速扭轉了4月份增速下滑的趨勢。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9.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11.14萬億元,增長13.2%;進口8.66萬億元,增長4.8%。5月、6月我國外貿增速明顯回升,5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9.5%,增速較4月份加快了9.4個百分點,6月份增速進一步提升為14.3%。

5月份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各項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漸顯現,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特別是長三角等地區進出口快速恢復,帶動全國外貿整體增速明顯回升。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合計進出口7.14萬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6月份進出口1.39萬億元,同比增長14.9%,高于同期全國整體增速0.6個百分點,對全國外貿增長的貢獻率接近4成。

上半年,我國對東盟、歐盟、美國分別進出口2.95萬億、2.71萬億和2.47萬億元,分別增長了10.6%、7.5%和11.7%。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分別增長17.8%和5.6%。自2009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以來,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貿易往來日益緊密,進出口值由2009年的9602.1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17萬億元,年均增長10.5%。今年上半年,中國對其他金磚國家合計進出口1.64萬億元,同比增長14.1%。我國對其他金磚國家進出口值占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8.3%,比2021年提升0.2個百分點,與2009年相比提升1.9個百分點。

(文/本報記者董鑫)

關鍵詞: 普惠小微貸款余額 銀行業資產 人民銀行降低準備金率 金融統計數據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