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近日發布的《銀行業快訊:同刻微笑曲線,共期價值創造——2020年中國銀行業回顧與展望》顯示,2020年我國經濟實現“V型”反轉,上市銀行整體業績增長先抑后揚,不同上市銀行群體的經營表現呈現差異化。
本期銀行業快訊分析了38家截至4月10日披露2020年年報的A股和/或H股上市銀行。這38家上市銀行相當于中國商業銀行總資產的75.49%和凈利潤的84.06%,具體分別包括三大類: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及農村商業銀行。
2020年,我國在復雜的國際形勢及新冠疫情沖擊下,國內生產總值(GDP)前兩個季度負增長,三、四季度增速由負轉正,是全球唯一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韌性凸顯。與此同時,上市銀行的季度盈利在二、三季度負增長的情況下,四季度有所回穩,全年與實體經濟共同劃出一道“微笑曲線”。本期分析的38家上市銀行,2020年整體凈利潤1.63萬億元,同比微降0.11%。分季度比較,全年增長呈現先抑后揚趨勢。
大型商業銀行是各類上市銀行中,唯一保持盈利增長的群體。六家銀行實現凈利潤1.16萬億元,同比增1.77%。股份制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3970億元,同比減少3.30%。23家城農商行的凈利潤普遍下滑,整體同比減少9.85%至763億元。
分析顯示,2020年上市銀行營業收入的增長主要依靠利息凈收入提振,中間業務收入受減費讓利政策影響,對利潤貢獻有限。同時,伴隨年內金融市場的波動,匯率、利率及資產價格波動導致其他非息收入下降。另一方面,隨著信貸風險暴露,2020年上市銀行信貸成本上升顯著,本期分析的38家上市銀行減值損失合計較上年增長14%,對凈利潤增長產生了明顯抵減效應。同時部分銀行強化零售戰略和數字化轉型布局,在信息科技、人員費用方面加大投入。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全年這些上市銀行整體凈利潤同比下滑。
普華永道中國北方區金融業主管合伙人朱宇表示,2020年,上市銀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支持“六穩”和“六保”等方面持續發揮關鍵作用。重點舉措包括:重點支持促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改造及國家重點交通、水利建設項目;大幅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等金融支持。相信上市銀行在2021年將繼續有所作為,在促進創新與制造業升級、促進合理消費、促進鄉村振興及綠色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且積極的作用。
以上舉措使上市銀行資產規模主要以信貸投放引領增長。截至2020年末,38家上市銀行的總資產達200.6萬億元,同比增加10.09%。其中,貸款余額117萬億元,比2019年末增加12萬億元,增幅12.19%。個人貸款未延續近年零售轉型大潮下的高增長,2018年至2020年其增速分別為16.92%、14.66%和13.27%;公司貸款增速不斷加快,2018年至2020年分別為5.30%、8.24%和11.97%。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金融業合伙人鄒彥表示近幾年一系列資本新規的出臺,為我國商業銀行資本管理的實施和落地提供了指引,同時也提出更高要求(比如針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提出附加資本要求)。隨著這些新規逐漸實施,商業銀行中長期資本規劃任重道遠,需要從頂層設計上持續強化。(記者 汪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