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浙江銀保監局參加銀保監會第269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銀行業保險業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做法和成效。浙江銀保監局認真落實中央政策精神,按照銀保監會決策部署,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引導浙江銀行業保險業扎實做好“兩增兩保”,助力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一是增加鄉村振興金融支持。實現共同富裕,鄉村振興是必經之路。我們全力推動金融扎根鄉村、融入鄉村,具體表現在:資金多了、產品活了、融合深了。首先,引導資金流入鄉村、反哺鄉村。近兩年浙江新增涉農貸款超過1萬億元,2021年2月末涉農貸款余額4.2萬億元,居全國第一。如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持續增加投入,貸款余額527.23億元,較去年初增長33.6%。其次,創新金融產品滿足鄉村振興需求。率先開展生物活體抵押試點,探索“農民資產授托代管融資”模式,推廣“三權”抵質押貸款業務,盤活農村資產;積極發展鄉村理財業務,增加農戶財產性收入。第三,把金融服務融入鄉村治理。推動機構聯動地方建立黨建聯盟,充分發揮地方黨支部網格優勢和金融專業優勢,實行整村授信、道德貸款等,實現金融服務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目前浙江已建立銀政、銀企黨建聯盟2.6萬個,實現信用村整村授信全覆蓋。
二是增加制造業金融支持。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物質基礎和產業主體,是富民強國之本,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我們實施金融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確保金融活水不斷流入制造業。截至2021年2月末,全省制造業貸款余額2.8萬億元,居全國第一,2020年新增3414億元,為2012年以來最高。在保障總量基礎上,積極解決金融供給與制造業需求不匹配的問題。如,深化“兩內嵌一循環”的中期流貸模式,解決貸款期限與企業生產周期不匹配的問題。2020年末制造業中期流貸余額3902.4億元,同比增長78.2%。創新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在全國率先試點知識產權質押線上登記,更好滿足先進制造業的需求。截至2020年末,轄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余額117億元,同比增長99.6%,約占全國六分之一。
三是強化金融保就業。浙江是小微企業大省,穩住小微企業就保住了就業,就穩定了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首先,我們借助浙江數字化改革,構建完善“金融數字大腦”平臺,大幅提升小微企業貸款獲得率。目前平臺累計交易量超過1.3萬億元,直接完成授信超3600億元。針對63萬戶納稅B級以上小微企業,梳理無貸戶清單,逐家對接融資需求,2020年新增首貸企業11.6萬戶。其次,努力幫助暫時有困難的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率先推行“雙保”應急融資試點,創新風險分擔機制,采取批量化擔保模式。截至2021年3月15日,累計發放應急貸款245億元,支持2萬戶企業、47.3萬人就業。第三,針對性推廣無還本續貸和信用貸款,助力優質小微企業做優做強,吸納更多就業。截至2021年2月末,轄內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和信用貸款余額分別達4146.8億元、5414.1億元。同時,針對量大面廣的個體工商戶,引導機構“網絡+網格”做好貼身服務。截至2021年2月末,全省個體工商戶貸款余額9391.6億元,較去年初增長37.3%。
四是強化保險的托底保障。實現共同富裕,老無所依和因病致貧是我們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兩大問題。一方面,我們抓好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鼓勵拓展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業務,支持企業年金試點。目前轄內養老年金保險市場規模133.3億元,承保1184.9萬人次,均居全國首位。鼓勵發展長期護理保險,重點為失能老人提供照護服務。另一方面,我們聯合醫保部門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政策,建立“參保廣覆蓋、待遇可銜接、籌資多元化”的保險保障機制,在杭州、紹興等5地市已經落地,參保率超過40%,部分地市參保率超過80%。預計年內可實現全省全覆蓋。
下一步,浙江銀保監局將圍繞 “兩個閉環”工作機制,繼續推動黨中央和會黨委重大決策部署在浙江落地見效。聚焦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體制機制建設,以數字化改革牽引金融改革,助力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