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市場需要優勝劣汰,股市也是如此,證監會數據顯示,退市“老大難”、股市“不死鳥”等頑疾在2020年有所改善。在數百只新股亮相的同時,16只老股黯然離場。這一數據也創下了A股史上強制退市數量的年度新高。
這些股票退市的原因不同。其中,千山藥機、金亞科技等6家公司因觸及財務類指標,也就是暫停上市后首個會計年度繼續虧損而退市;暴風集團因2019年度報告“難產”而觸及規范類指標引發退市。與此同時,被視為最市場化退市模式的“面值退市”開始試水,9家公司因觸及交易類指標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而被淘汰出市場。就在2020年的最后一天,市場等待已久的滬深證券交易所退市新規雙雙落地。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 田利輝:退市難、退市慢一直是A股“頑疾”,一些“垃圾”公司死而不僵,市場甚至在一段時間熱衷“炒小炒差”。新規里面提到堅持“應退盡退”,意味著2021年,符合退市條件,特別是嚴重違法違規、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公司將被即刻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