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鄭州社保卡(市民卡)居民服務‘一卡通’主題宣傳活動”新聞發布會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鄭州市社保卡(市民卡)持卡人數達1280萬張(含省直持卡人),基本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電子社保卡簽發760萬張,預計年底簽發量能累計達到1000萬張左右。從今年9月到明年2月,我市將開展“居民服務‘一卡通’美好生活伴你行”主題宣傳活動。
鄭州將不斷拓展社保卡(市民卡)的應用范圍,讓社保卡(市民卡)成為政府公共服務領域的“民生卡”,成為老百姓生活中的“貼心卡”,為群眾帶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斷拓展社保卡應用范圍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鄭州市將著力建立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市民卡服務管理模式,力爭實現全市各領域的“一卡通用 一碼通城”。
據悉,2020年10月、2021年6月,市政府辦公廳相繼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市民卡建設的實施意見》及《鄭州市市民卡建設實施方案》,并成立市民卡建設領導小組,各相關部門協同發力,加快推進社保卡(市民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工作,建立了以社保卡實體卡和社保卡電子碼為載體的市民卡線上線下服務管理體系,力促智慧服務高效便民。
為更好服務百姓,鄭州通過數據實時共享、優化辦事流程,目前,已實現參保群眾只需一張身份證即可現場實現身份核驗、照片采集,社保卡(市民卡)“立等可取”,全市目前共有526個立等可取社保卡(市民卡)服務網點,覆蓋全市所有社保經辦大廳、銀行服務網點、鄉鎮(街道)。同時,多家銀行啟用多功能移動便攜式制卡設備為偏遠居民和特殊人群提供上門服務。截至目前,鄭州市已累計線上辦卡約54.2萬張,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在推進“一卡通用”方面,鄭州不僅在人社領域實現“業務憑卡、繳費用卡、待遇進卡”全業務用卡,還不斷拓寬社保卡(市民卡)在民生等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實現就醫購藥、乘車出行、校園生活、文化旅游、待遇補貼、金融支付“一卡通”。
據介紹,各類人社待遇、惠農惠民財政補貼每年使用社保卡發放累計達220億元左右,近一年來,依托社保卡(市民卡)金融支付功能陸續開展了“生活繳費88折”“加油滿減”“一分錢乘公交”等系列優惠活動,累計交易額5378.7萬元,為群眾帶來優惠411.6萬元。
開展為時半年主題宣傳活動
據介紹,目前,鄭州市社保卡(市民卡)持卡人數達1280萬張(含省直持卡人),基本實現常住人口全覆蓋;電子社保卡簽發760萬張,預計年底簽發量能累計達到1000萬張左右。
那么,如何增強社保卡(市民卡)服務的公眾認知度,引導促進群眾“知卡、用卡、用好卡”,充分發揮社保卡(市民卡)的便民、利民、惠民作用?
市人社局聯合市財政局,將從今年9月到明年2月,開展“居民服務‘一卡通’美好生活伴你行”主題宣傳活動。
本次主題宣傳活動以社保卡(市民卡)發行、應用和服務以及相關的就業創業、社會保險、人事人才、勞動關系內容為主,采取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線上通過市人社局官網、“鄭州人社·社保卡”“鄭州市民卡”微信公眾號以及其他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拍攝制作宣傳片、創意短視頻并通過各類宣傳媒介向群眾擴散;線下充分發揮公交車體、地鐵車廂、出租車頂燈等移動宣傳媒介的作用,投放主題宣傳內容,引導促進群眾“知卡、用卡、用好卡”。
據悉,本次主題宣傳活動將通過社保卡(市民卡)進鄉村、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商超為主要內容的“六進”活動,針對不同場景、不同人群,提供“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送技能、送溫暖、送普惠”等服務。
如,進鄉村,主題宣傳活動中,將手把手教會鄉親如何用社保卡(市民卡)領取糧食補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各類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政策等。
進社區,將給居民講解養老待遇資格認證、待遇領取相關政策,電子社保卡掃碼購藥、購物、消費、乘車及社保查詢等便民服務。
進機關,重點宣傳社會保險相關政策、職稱評審相關政策、人才補貼政策等,還有社保卡(市民卡)居民服務“一卡通” 涉及旅游、出行、醫療、金融消費、工資發放等服務。
還有進企業、進校園、進商超等,均將針對不同人群,開展有針對性的主題宣傳活動。
多種補貼均可“一卡發放”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鄭州出臺了高層次人才獎勵、博士后生活補貼、安家補貼、學歷人才生活補貼等針對不同層次人才的支持政策。可以通過“鄭好辦”APP“人才工作一件事”專區辦理。在人才補貼申領過程中,社保卡(市民卡)是核心載體。以學歷人才生活補貼為例,僅需一張社保卡(市民卡)即可實現補貼申請、條件審核、補貼發放。憑借社保卡記載的實名信息,無須再提身份證明材料,系統自動審核,審核通過后,補貼直接發放至申請人社保卡金融賬戶。自2018年至今,學歷人才生活補貼已通過社保卡(市民卡)發放生活補貼197萬人次、18.2億元,惠及12.4萬名學歷人才。
與此同時,鄭州市對個人的就業創業支持政策,如求職創業補貼、靈活就業社保補貼、開業補貼、運營補貼等可以登錄“河南就業網上辦事大廳”,使用“一卡通”辦理。
另外,目前我市通過社保卡(市民卡)金融賬戶發放的補貼項目包括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學前教育生活補助、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孤兒基本生活保障、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城鎮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扶助、就業補助等120個項目,具體可以登錄河南政務服務網“陽光政務”一級欄目、“惠民惠農補貼查詢”專欄查詢補貼清單展示、政策文件等內容。補貼項目清單實行動態管理,每年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而更新。
我市自2021年下半年啟動加強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工作,2021年底,全市各縣(市)區全部實現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共發放補貼項目58項,總金額1.2億元,受益群眾20.8萬人次。2022年1~7月,全市發放補貼項目84項,總金額13.6億元,受益群眾359.6萬人次。
“社銀一體化”實現“就近辦卡”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通過社保卡(市民卡)發放企業(機關事業)養老待遇、工傷保險待遇、失業保險待遇等保險類待遇累計170億元。
據悉,為實現企業與群眾“就近辦”和“多點可辦”。我市建立了181家社銀一體化服務網點,銀行網點業務現在達到了1.75萬筆/月。目前“社銀一體化”服務網點可以受理參保登記、待遇發放、資格認證、查詢打印、社保卡服務等多項社保經辦業務,基本實現了城區步行15分鐘、鄉村輻射5公里的人社服務圈。
社保卡(市民卡)功能不斷增強
據悉,社保卡優化升級為市民卡后,由原來人社部門的“行業卡”變為“政府卡”“民生卡”“金融卡”等集一身的“市民卡”。
在人社業務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惠農惠民補貼發放、智慧城市、信用服務等領域中的應用,建設了融合各類公共服務功能的市民卡綜合服務平臺,逐步加載了身份認證、生活繳費、文化旅游、交通出行、校園服務、商超購物、金融支付等功能,社保卡(市民卡)由原來就醫購藥時才能想起來的“老朋友”,搖身一變成了全能小管家。(記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