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產褥期婦女膳食指導》團體標準

發布時間:2022-08-23 09:59:16  |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8月15日,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產褥期婦女膳食指導》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并于今年10月30日正式實施。標準要求,產褥期膳食應由多樣化食物構成平衡膳食,保證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充分供給,在食物多樣化的同時應注意食不過量,避免造成產后體重滯留。

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兼婦幼營養分會主任委員、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標準主要起草人之一汪之頊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產褥期為婦女自胎兒及其附屬物從身體娩出,到除乳腺外各個器官恢復或接近正常未孕狀態所需的一段時期,一般需要6周。民間習俗往往將產后一段時間稱為“月子期”,坐月子的時間段可能與產褥期對應,但也可能時間更短或更長。在產褥期,婦女一般會用乳汁哺喂嬰兒,所以也會與哺乳期概念所指的時間段有交叉。

產褥期(含月子期間)婦女膳食仍需要遵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推薦原則。在滿足一般人群膳食指南要求的基礎上再按照其中《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的要求,安排產褥期婦女的膳食。標準提出,產褥期婦女膳食以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及維生素A、碘攝入為目的,增加適量動物性食物和海產品,選擇加碘食鹽為烹調鹽。與孕前相比,要增加一些蛋、魚和畜禽瘦肉三類食材的攝入,一般合計增加50克—100克,使這三類動物性食物的每天總量達到175克—225克。每周吃1—2次動物肝臟(總量約85克的豬肝或40克的雞肝),每周食用1—2次魚類(每次100克—150克,最好是海魚),每周食用1次海帶、紫菜、裙帶菜等藻類(每次鮮海帶100克或者干紫菜5克)。

產褥期平衡膳食的食物構成可參照哺乳期婦女膳食寶塔所建議的各類食物推薦,種類應包括糧谷類、魚類、瘦畜禽類、蛋類、蔬菜和水果類、豆類及其制品、奶類及其制品等,每天攝入的具體食物品種應達到20種以上,每周30種以上,各類食物攝入總量應控制在推薦范圍內。乳母每天食物建議攝入量為:谷類225克—275克,其中薯類75克,全谷和雜豆75克—125克;蔬菜類400克—500克,其中綠葉和紅黃色蔬菜占2/3以上;水果類200克—400克;魚、禽、蛋、肉(含動物內臟)類總量175克—225克;奶類300克—500克;大豆類25克;堅果10克;烹調油25克—30克;食鹽不超過5克。

標準要求,產褥期婦女營養素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50%—65%,其中全谷物食物占全日主食量的1/3以上,全天膳食纖維攝入量應達到25克—30克;產褥期應少喝過于油膩的湯;優質蛋白質(魚、禽、肉、蛋、大豆類)應占一日蛋白質總攝入量的一半及以上,如果受條件限制或飲食習慣制約,可用部分大豆及其制品替代。

汪之頊表示,產褥期婦女膳食應選擇新鮮衛生的食材,保證每日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適當增加奶類制品等含鈣豐富的食品,足量飲水或根據個人飲食習慣多喝湯汁,如雞湯、魚湯、排骨湯、豬蹄湯、豆腐湯等,有助于增加飲食舒適度和補充水分,建議每日3次正餐,可安排加餐2—3次。

標準指出,家人多關心產褥期婦女,幫助調整心態、舒緩壓力,共同樹立母乳喂養的信心。產褥期婦女應保證規律作息、每天8小時以上的睡眠,飲水量達到總量2100毫升—2300毫升。

順產產婦一般在產后第二天可下床走動,適應后逐步開始做不同活動量的產后操。產后6周可在控制活動強度和活動量的情況下進行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比如散步、慢跑、平板支撐等,可從每天15分鐘逐漸增加至45分鐘,每周4—5次,形成規律。剖腹產產婦根據身體狀況適時開展上述鍛煉,避免過早負重勞動。產后盡早開奶,產后1小時內開始母乳喂養,并堅持母乳喂養至嬰兒兩歲。(記者孫燕明)

關鍵詞: 產褥期婦女膳食指導團體標準 中國營養學會 產褥期膳食 平衡膳食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