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獨立數字企業確權平臺將赴港IPO。
中企云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企云鏈”)10月18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
【資料圖】
中企云鏈為獨立的第三方產業數字金融平臺,成立于2015年,主要為核心企業、核心企業上下游、銀行等金融機構資金方提供信息服務。
中企云鏈股東背景強大,持股比例前三分別為云頂資產、天津經開區國有投資、中國中車旗下華興國創基金,分別持股23.11%、20.73%及10.31%。
其中,云頂資產的大股東為劉江,持股比例為64.79%。同時,劉江還擔任中企云鏈的董事長一職。
此外,股東還包括金蝶、中國能建、招商局創投基金、中信建投投資、北汽產業投資等國資背景機構。
據招股書披露,以2022年確權金額及融資金額計算,中企云鏈是中國最大的獨立數字企業確權平臺,市占率分別為25.9%和31.3%。
該公司的獨立平臺亦是首家累計確權金額突破1萬億元的獨立數字企業確權平臺。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企云鏈與3845家核心企業、28.95萬家鏈屬企業以及2344家銀行分支機構合作。其銷售及營銷團隊覆蓋中國31個省市的102個城市。
2023年上半年,中企云鏈實現營業收入3.99億元,凈利潤0.62億元。2020至2022年,營收分別為3.32億元、5.5億元、6.5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44億元、-0.28億元、0.46億元。
中企云鏈主要運營包括三大業務,即確權業務、場景數字業務及其他生態業務。其中確權業務為公司核心業務,主要包括云信服務、保理服務、供應鏈票據服務以及其他業務。
云信是指數字化應收賬款債權憑證。通過云信在云鏈平臺上的確權、流轉、融資,核心企業可將其在金融機構的閑置授信,普惠給鏈屬中小企業,有效降低整個供應鏈的融資成本。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云信協助客戶取得累計約7500億元的融資;2020年至2023上半年,分別有6.9萬筆、13.9萬筆、22.9萬筆及16.2萬筆通過平臺確認的交易,確權金額分別為1301億元、2484億元、3555億元及2242億元。
2023上半年,云信服務取得收入3.44億元。2020年至2023上半年,該業務收入占比不斷擴大,占總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53.4%、63.7%、79.1%、86.4%。
保理服務是指,中企云鏈通過購買應收賬款向核心企業及鏈屬企業提供保理服務,并通過按保理金額的比例收取的服務費及自該等保理交易賺取的利息收入中產生收入。
同時為盡量減少承擔資金風險,公司會在預付核心企業應收賬款保理資金后,隨即安排與金融機構就該等應收賬款進行再保理。
中企云鏈旗下有兩家全資子公司,主要提供商業保理服務,分別是云鏈(天津)商業保理有限公司以及中企云鏈(深圳)商業保理有限公司。另外,中企云鏈已與21家保理公司建立合作關系。
2023上半年,保理業務實現收入0.33億元。近幾年,保理業務收入比例在不斷縮小,2020年至2023上半年,該業務占總收入比重為34.2%、25.2%、11.6%、8.3%,其中2022年收入為0.75億元,較2021年縮水45.65%。
招股書中提到,截至2023年6月,云信業務毛利率較高而保理業務毛利率較低,中企云鏈更專注于云信業務的增長,并有意地縮減了保理業務的規模。
供應鏈票據服務以及其他確權服務主要指票據融資、跨行再保理以及線上貼現。兩項業務占收入比重僅為0.5%。
場景數字業務包括云租、云砼以及云數。
云租指幫助建筑行業的核心企業向鏈屬企業選擇及租入設備;云砼主要應用商品砼及建筑材料供應場景;云數連接到核心企業及鏈屬企業的ERP系統,以便在業務交易的不同階段收集數據,以評估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
其他生態服務是指為金融機構(主要包括證券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商業銀行)提供資本市場服務,以管理供應鏈資產證券化的全生命周期。
實際中企云鏈上市也早有預兆,不久前,中企云鏈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正式由中企云鏈(北京)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變更為中企云鏈股份有限公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