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人身險公司開門紅風險隱患 監管機構發文敲警鐘

發布時間:2023-10-20 14:01:06  |  來源:證券日報  

記者冷翠華

正當各大人身保險公司為2024年開門紅工作而忙碌時,監管機構針對開門紅的一些風險隱患敲響了警鐘。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原中國銀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從10月18日開始向各人身險公司下發《關于強化管理促進人身險業務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此,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表示,針對目前人身險公司開門紅期間存在激進發展、惡性競爭、銷售誤導和捆綁銷售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通知》的發布有利于防止人身險公司激進發展,杜絕惡性競爭,保護消費者權益。


【資料圖】

防止出現承保空檔

《通知》提出“堅持高質量發展,科學制定年度預算。”要求人身保險公司2024年度業務計劃制定及營銷工作,要以優化負債質量、提升發展可持續性為目標,科學制定公司年度預算,防止激進發展、大進大出。

“開門紅,全年紅”。目前,各人身險公司陸續啟動2024年開門紅工作。一般情況下,若要提前進行開門紅業務沖刺,保險公司今年要談好保單并收取費用,但要指定保單明年1月份生效,如此,這些業務才能算作是明年1月份的業績。

不過,這種操作模式也存在一定風險。一方面,消費者雖然繳納了費用,但在保單生效前并不享有保險保障。另一方面,如果保險公司將客戶實質為保費的資金用作其他用途,也存在一些風險。

楊帆表示,人身險行業的開門紅是提升銷售氛圍、調動人員積極性,從而占據市場、實現全年銷售目標的有效手段;通過開門紅活動還可以向業界展示公司的實力,吸引更多人才。不過每年的開門紅時期也是夸大宣傳和銷售誤導的高峰期,需要注意規范銷售行為,符合監管要求。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提供的某保險公司開門紅產品營銷方案顯示,從客戶刷卡當日到12月31日(即刷卡交費到保單生效前最后一天),可根據不同金額確定不同利率來計算利息。例如,刷卡金額在5萬元至10萬元的年化利率為3.5%;100萬元至1000萬元的年化利率為5.8%;1000萬元以上的年化利率為6.8%。“相較市場上的存款利率,這一回報率很高,也是保險公司吸引消費者的一種手段,但確實也存在一些風險。”該業內人士表示。

針對提前繳納費用并指定保單生效日期的問題,監管機構已經注意到并提出相關要求。《通知》提出,要規范承保管理,不得采取大幅提前收取保費并指定第二年保單生效日的方式進行承保,不得將客戶實質為保費的資金存放于其他投資理財類賬戶,防止出現承保空檔,引發合同糾紛,滋生經營風險。

《通知》還要求,各人身保險公司要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大數據篩查模型,開展全面排查,堅決杜絕套利風險。同時,要及時妥善處理消費者投訴,努力化解存量問題,防控增量風險,對于查實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嚴肅追責問責。

落實“報行合一”

《通知》強調,落實管控責任,嚴格執行“報行合一”。業內人士認為,這一要求有很強的針對性,即拼手續費的問題。

針對銀保渠道手續費過高、小賬現象較為普遍等問題,監管機構持續進行規范。8月下旬,監管機構下發《關于規范銀行代理渠道保險產品的通知》要求,各保險公司在產品備案時,應在產品精算報告中明確說明費用假設、費用結構,并列示傭金上限。此外,各保險公司應據實列支向銀行支付的傭金費率,傭金等實際費用應與備案材料保持一致,即“報行合一”。同時,多地地方組織發布自律公約,擬遏制銀保“小賬”亂象,擬規范銷售行為。

9月份,多家保險公司收到了監管部門的要求,在產品變更手續費后,險企應與銀行按照重新報備的手續費簽署合作協議。近期,該項工作正在持續推進中。

《通知》要求,各人身保險公司應當從保險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出發,公平合理設計保險產品,努力回歸保障本源,不斷優化產品供給。保險公司應當在回溯分析基礎上,合理確定產品預定利率、保證利率、投資收益率、預定附加費用率等各項精算假設,按照監管要求進行審批備案。要落實產品銷售執行的管控責任,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費用規范性、真實性管理,確保實際費用不高于報備費用,杜絕惡性競爭。保持萬能保險實際結算利率以及分紅保險紅利分配政策的科學性、連貫性和一致性。

“加大查處力度,維護市場平穩運行。”《通知》強調,監管部門將加強非現場監測和現場檢查,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違反監管規定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并嚴肅追究相關保險機構和人員責任,對典型案例進行行業通報,維護市場秩序。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