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虎網 作者:樂金
(資料圖)
在今年3月“換帥后”,金美信消費金融上半年業績曝光!金融虎網注意到,據中國信托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報顯示,對金美信消費金融本期認列的投資損益為5506.1萬元新臺幣(約1258萬元人民幣)。以其持股34%計算,2023年上半年,金美信消金的利潤約為3700萬元人民幣。據金融虎網觀察,與去年同期相比,其利潤同比下降約25%;與去年下半年相比,環比增長13%。
據2022年半年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信托商業銀行投資損益為7479.2萬元新臺幣(1687萬元)。由持股比例計算,2022年上半年,金美信消金的利潤約為4961.76萬元人民幣。2022年下半年,利潤約3273.24萬元,環比下降34%。
今年4月28日,金美信消費金融官網發布2022年年報顯示,營業凈收入4.14億元,較上年的3.12億元同比增長32.69%;凈利潤為7895.64萬元,較上年的6929.86萬元同比增長13.9%。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金美信消費金融資產總計60.92億元,較上年末的45.63億元增長33.5%。截至年末,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5.66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金美信消金的大股東,因披露時間和匯率等因素,中國信托商業銀行所披露的數據或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此外,近年來,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加之行業競爭激烈,部分消金公司利差持續收窄。
公開資料顯示,金美信消費金融于2018年10月開業,系兩岸首家合資消費金融公司,也是全國第23家開業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金美信消費金融股東構成為中國信托商業銀行持股34%、廈門金圓金控有限公司持股33%、國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3%。
值得注意的是,8月7日,金美信消費金融官微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發展需要,自2023年8月7日起,官方APP“金美信金融”APP正式更名為“金質花”APP。更名后,用戶原已下載的App可繼續沿用,用戶過往與公司簽署的相關協議(包括但不限于注冊協議、隱私政策、貸款合同等)中所涉平臺名稱作相應變更,相關協議繼續有效。
從歷史業績來看,金美信消金自2018年開業后即一直保持盈利,且營收和利潤增速迅猛,僅在2022年出現放緩。2018年-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0.08億元、1.15億元、2.40億元和3.12億元;凈利潤30萬元、2559萬元、5857萬元和6930萬元。2019-2021年及2022年一季度,金美信消金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428.7萬元、3014.55萬元、6066.33萬元、7432.13萬元,不良率分別為 0.20%、1.04%、1.46%、 1.65%。
2022年6月,廈門銀保監局批準了金美信消費金融注冊資本由5億增加至10億的批復;此后,該公司又正式獲得了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資格。增資完成后,公司三位股東中,中國信托銀行出資3.4億元,出資比例34%;廈門金圓金控出資3.3億元,出資比例33%;國美控股出資3.3億元,出資比例33%。但在去年末,金美信消金開業以來的首次增資以“失效”告終。
今年6月,據鐳射財經消息稱,金美信消費金融繼增資受阻后,股東方國美可能退出。有接近金美信的消息人士稱,金美信消費金融正在尋找新股東。針對股權變動及后續增資事宜,金美信未直面回復,其稱"我司相關信息均公示于官網,建議請以我司官網展示為準"。
目前,金美信消金的10億元增資仍未完成工商變更,注冊資本仍顯示為5億元。今年3月15日,此前任職資格獲批的董事、董事長陳俊斌接任了金美信消金法人職務,原法人、董事長林晟變更為董事。此外,董事吳鋼退出,監事邱雅玲退出,新增徐旻傾為監事。
金美信消金本輪董事長更替距上任董事長林晟任職僅1年多時間。據金融虎網了解,陳俊斌此前擔任金美信消金的首席財務官,參與制訂實施企業的整體戰略,全面負責企業預算管理、財務核算、融資管理工作。他也是繼周亞飛、林晟之后的第三任金美信消金董事長。根據金美信消金此前公告,陳俊斌于2023年3月7日起正式履職董事長職務,原董事長林晟正式離任董事長職務,但仍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職務。金美信消金本輪董事長更替距上任董事長林晟任職僅1年多時間。
金融虎網此前曾指出,業務規模的大小,與其資本規模密不可分,而風險資產規模的擴大也對其運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消金公司紛紛大舉增資的背景下,金美信消金在首次增資“失敗”后,其董事長一職轉由頗具財務背景的陳俊斌接掌,意圖不言而喻。
有市場分析人士曾表示,消金行業更換高管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為企業帶來新的經營理念和戰略,提升經營效率。另一方面,頻繁更換高管,也使得企業經營戰略難以落實,穩定性下降,影響其市場聲譽與融資能力。
助貸合作業務或潛藏合規風險
金美信消費金融的業務涵蓋自營和助貸業務。助貸業務主要與國美易卡等互聯網金融平臺合作,自營業務依托自有渠道開展,自營產品包括極速貸、生活貸和分期產品隨心貸,其年化利率降至24%以下,與其合作的貸款平臺包括小象優品、你我貸、新橙優品、暢行花、聚美優品、國美易卡等。
不過,去年12月,中國科技投資報道指出,多位用戶投訴稱,其在助貸平臺借款,放款方為金美信消費金融,還款時用戶發現實際綜合年化利率為36%左右,與貸款合同及官網顯示不符。而根據相關規定,監管對于持牌金融機構的個人貸款利率應控制在24%以內。在黑貓投訴網,金美信消金亦遭多位用戶投訴,投訴事項包括貸款年化利率過高等。金美信消金的消費信貸產品為隨心貸(場景分期)、極速貸(線上小額現金貸)及生活貸(線下區域大額現金貸);官網顯示,極速貸年化利率為18%-24%,生活貸年化利率介于4.88%-24%之間,低于投訴用戶的實際綜合年化利率。
另一方面,金融虎網注意到,在消保方面,黑貓平臺顯示,金美信消費金融累計投訴量為321條,近30天投訴量為31條。”變相收取砍頭息、違規收費“等相關投訴內容不在少數,主要為平臺合作的助貸類業務。
8月21日,一位用戶訴稱:“廈門金美信聯合金贏分期于2022年9月20號放貸款7000元,每期咨詢費131元,12期共還咨詢擔保費1574.40元。當時未注意要收取咨詢服務擔保費。后來才發現,一共借了7000元分12期要還9500多元元。利息超過國家法律規定24%年化,并且違規收取高額咨詢服務費,服務費分為12期扣除,每月扣除131元。要求退還所有違規收取的服務費和超過國家規定年化24%外的利息。”
可以看出,有關平臺與助貸機構聯合放貸的業務合作,在消保層面無疑潛藏一定的合規風險。在以往的發展中,金美信消費金融曾因信貸管理制度機制存在缺陷等合規性問題遭到重罰。不過,金美信消金當時在2021年報中曾表示,其及時推進落實各項整改措施,并已整改到位,未來,將繼續嚴格落實監管要求,持續加強內控合規管理,不斷完善公司信貸管理制度機制和風控體系。
另值一提的是,2022年3月,金美信消費金融獲得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資格。同年11月25日,金美信消費金融完成首單5億元規模資產支持證券發行。不過,評級機構中債資信報告指出,金美信消費金融自2018年10月至2022年5月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生活貸截至2022年5月末30天以上逾期率最高達13%。經營時間較短,業務違約高峰可能未充分暴露,此外,金美信消費金融2022年才接入人行征信系統,其風控政策及催收效果等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在其主體評分體系下,金美信風險管理能力和盡職管理能力一般。
這無疑表明,金美信消費金融在風控管理方面的水平有待持續加強。對新的管理層而言,如何提升資本實力、風控和業務規模,均面臨嚴峻的考驗。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