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App11.0:大財富管理時代的微創新與深服務

發布時間:2022-12-09 10:41:48  |  來源:新金融瑯琊榜  

近年來,招行單個MAU的平均AUM持續走高,顯示了經營效率不斷提升,也意味著MAU有著更高的含金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作者:董云峰

編輯:葉冬

在當下,App還能帶給我們多少驚喜?

無論國內外,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令人耳目一新的App了。更進一步,這幾年智能手機的更新換代,早就進入瓶頸期。我們似乎走過了本輪技術紅利期的頂點,那些激動人心的顛覆性的東西越來越少。

但這并不代表銀行App就沒有升級空間了。它不該只是與線下網點并行的渠道,也不該僅僅是傳統銀行服務的延伸,而是蘊藏著更多的可能性。

放眼全行業,招行很早就從平臺與生態的視角出發,將App作為運營重點,并以此為支點向“3.0模式”進化。透過最近推出的招商銀行App11.0,招行在不聲不響之間,將銀行App的服務內容與服務質量,帶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在此次迭代中,招行聚焦大財富管理,通過全方位、全周期的微創新與深服務,諸如全面優化“TREE資產配置服務”、煥新推出“五星之選”、全面升級陪伴服務等,帶給客戶更好的體驗、更強的獲得感。

正是一個又一個的微創新與深服務,締造了招商銀行App迥異于同業的體驗,并且進一步放大了招行在財富管理方面的優勢。

事實上,哪怕是1%的微小提升,一旦匯聚起來,就是大升級,在經年累月的迭代之后,終將走向質變,率先進化為“新物種”。

這正是招行在大財富管理時代的制勝之道: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至千里。

01

從銷售平臺到投顧平臺

從產品銷售向投顧模式轉型,是財富管理行業正在經歷的一次重大變革。

與資管機構、券商等角色相比,商業銀行離客戶最近,向投顧轉型實際上最符合商業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的邏輯起點,這是招行始終追求的目標,也是招商銀行App的進化方向。

其背景是,隨著投資者不斷走向成熟,產品的風險屬性、底層資產、波動率等逐漸成為決策的重要因素,傳統的理財銷售模式已然過時。金融機構需要通過資產配置、產品優選等投顧服務,幫助投資者做出適合自己的決策,這需要強大的投研能力,以及KYC與KYP的精準匹配。

資產配置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2021年,招行推出“TREE資產配置”服務體系,從客戶視角出發,關注客戶的長期性、個性化需求。在招商銀行App11.0中,全面優化升級的“TREE資產配置服務”體系,引入客戶風險偏好因子及市場研判,通過模型算法和專家規則,給予客戶明確指引。

招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今年跌宕的市場行情下,我們從年初開始就不斷向客戶輸出配置的整體策略,以‘低波穩健’為主軸,適度關注市場波動,并持續對持倉進行檢視與動態再平衡”。

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招行的資產配置服務累計觸達客戶超過200萬,通過定期檢視與持倉優化,絕大部分客戶應對市場波動更加理性,資產穩定性更高。

好配置需要有好產品來承接。招行不僅通過3000多個客戶標簽實現深度KYC,亦通過700多個量化指標、以及與時俱進的選品體系,對在架的5萬余只財富產品進行深度刻畫。

以極具口碑的“五星之選”基金為例,作為業內最早推出的產品優選體系,“五星之選”創立于2007年,15年間穿越多輪周期波動,具有時間長、沉淀多的獨特優勢。這一次,招行依托自主研發的財富管理投研平臺“財富Alpha+”,進一步優化定量模型、指標,升級定性研究框架,重塑全市場領先的基金優選體系。

新的“五星之選”全面升級,先區分股債大類、后結合倉位時長、行業板塊劃分和投資風格等因子進行分類,均衡打底,并及時關注把握階段性主題,從上萬只公募基金中優選五星產品200余只,以白盒化選基的形式展示給客戶;同時配套了基金篩選器,以“分類導航+標簽篩選”的方式,使客戶可根據自身的配置需求進行個性化的篩選和排序,一鍵選出好基金。

早在10.0版本,招商銀行App就已與財富Alpha+平臺打通,從而保證了選品人和客戶視角的完全相同。在11.0版本中,招行更是將選品方法論與“五星之選”榜單白盒化展示,客戶甚至可以通過App的基金篩選器做進一步驗證。

表面上,各家銀行App都在主打財富管理,給到客戶的服務相差不大,但從里子來看,以投顧為核心,以長期主義為追求,招商銀行App所提供的服務內容與服務質量始終走在行業最前。

02

從內容級陪伴到沉浸式陪伴

“今年,所有資產、所有策略、所有客戶、所有渠道,都要被考驗一遍。”

這是一位資深金融從業者的感慨。2022年以來,在多重不確定性之下,資本市場波動劇烈,尤其11月中旬銀行理財大面積破凈,更是給財富管理行業帶來了不小的震蕩。

陪伴服務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在以往銷售主導的財富管理文化里,一旦客戶完成買入,服務就完成了大半,甚至可以宣告結束,也就是一錘子買賣。而在投顧模式下,買入動作僅僅是陪伴服務的開端,幫助客戶長期持有、提供更多獲得感,成為財富管理機構的頭號任務。

如果說配置與選品主要考驗著金融專業能力,那么陪伴服務就是對數字化運營能力的挑戰。對金融機構來說,前者可以逐漸學習養成,后者則步履維艱,因為金融基因與互聯網基因的融合并非易事。

為更好地陪伴客戶財富成長,從2019年起,招商銀行App開始著手構建以內容為依托的財富陪伴體系,經過與客戶數億次的交互,招行陪伴的方法論漸次清晰。以陪伴中臺為依托,此次App11.0全新上線功能級陪伴,并以統一標識對陪伴體系進行品牌化展示,進一步增強客戶對陪伴服務的感知。

針對基金分紅、基金經理變更、產品開放、到期贖回、凈值波動、收益分析等40余個關鍵事件,構建包含購買陪伴、持倉陪伴、贖回陪伴、收益陪伴等在內的自動化功能級陪伴體系,并相應部署收益錦囊、理財行為等個性化策略60余個,以無處不在的體系化陪伴服務,全面覆蓋“售前—售中—售后”的投資全旅程。

對內,招行全面聯通了App、網點客戶經理、網絡經營服務中心等多重渠道,“人+數字化”的體系化服務優勢不斷增強。在11.0版本中,招行重點強化了陪伴服務的對內共享,即打通陪伴、財富W+(招行內部財富管理經營平臺)等平臺,將對客戶的陪伴共享給客戶經理,幫助他們更精準、更貼心地服務客戶,實現“同源、同頻、同服務”。

對外,招行不斷豐富和完善大財富管理生態圈,以“招財號”財富開放平臺為基礎,攜手更多優質伙伴打造財富陪伴閉環,幫助客戶理性應對市場波動。招行還專門打造了合作機構全場景策略看板,為機構提供及時、詳實的陪伴效果反饋,讓他們更精準地了解客戶需求、優化陪伴內容。

與此同時,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加精要、直觀的市場解讀與策略,招行攜手合作機構共同打造“財富智庫”,在專業視角的加持下輸出可視化、降維化的觀點,幫助客戶在幾分鐘內快速看懂市場、把握機會、緩解焦慮。此外,招行開始探索“互動圈子”,聚集投資習慣和偏好相近的客群,激活他們之間的陪伴、決策輔助與投教。

當前,財富號入駐機構已達到137家,累計生產陪伴內容3.6萬篇,服務人次近3.5億次,陪伴內容對非貨公募基金和凈值型理財AUM的覆蓋率已接近90%。

另一組數據則直觀地彰顯了陪伴服務的威力:截至目前,招行陪伴服務所覆蓋客戶的規模已突破3000萬,較上年增長275%;累計服務次數3600萬次;有陪伴客戶AUM的流失率僅為無陪伴客戶的1/4。

在上述負責人看來,“11.0版本就是以沉浸式陪伴為目標的一次服務升級”。

03

數字化與專業化交相輝映

2022年的震蕩與挑戰,不過是全行業邁向大財富管理時代的一段插曲。

越是非常時期,越是考驗財富管理機構的能力與定力。招行相關負責人指出,無論理財跌破凈值還是基金大幅回撤,都是對投資者的一個教育,而只有客戶意識到風險,專業才會有用。因此,在目前的這種環境下,對于真正想做強財富管理的機構來說,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機會。

數字化+專業化,錨定大財富管理,鍥而不舍做精做細、做深做透,這是招商銀行App11.0所交出的答卷。

如今,打開招商銀行App11.0,我們會發現每款理財產品都被拆解得明明白白。比如產品底層資產是投資股票、債券還是低波動資產;如果投資權益,其倉位占比如何等,都被以一個個標簽的形式清晰展示出來。招行App產品經理將此形象地稱為“投研標簽導購”,無論投資者想安穩理財、穩中求進,抑或是通過權益資產追求收益進階,都能在這里找到合適的產品。

投研標簽導購只是本次迭代的一個縮影。在銀行App日漸同質化的今天,招商銀行App正是通過一個個細節上的微創新,以及直擊痛點的深服務,以數字化的方式進一步釋放與增強財富管理的專業化優勢,將差異化、精細化的普惠金融服務帶給億級客戶。

需要指出的是,前端的流暢與細膩,植根于底層的繁復與艱辛,猶如一道道看不見的“護城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招商銀行App何以成為行業標桿。用招行的話說,這叫做“用冰山之下的復雜,換取冰山之上的簡單”。

以看似簡單的“資產時光機”為例:通過資產時光機,所有客戶都能夠以日為刻度,回溯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資產余額、大額交易、投資收益,幫助客戶從每日變化的資產軌跡中分析收支行為,掌握財富積累的效率。但這背后,卻意味著所有系統、所有數據不僅要實時調取,還要在指定時點做鏡像,并由統一的指令傳輸、匯總、加工、回檢。

還有基金持倉透視,可對客戶所持有的基金進行全局性考量,清晰展示其股票、債券、貨幣等大類資產分布,并可根據基金的底層資產,穿透式分析其行業分布、重倉股票、投資風格、基金經理等關鍵信息。這背后是11.0版本對“財富Alpha+”投研能力更深層次的應用。

“底層能力越強,我們對客戶痛點與需求的洞察就越精準,提供的服務就越深入,這是這幾年招行一直努力在做的事”。前述招行負責人強調,唯有將復雜、困難留給自己,才能將簡單、易用留給客戶。

正是數字化與專業化的交相輝映,鑄就了零售之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大放異彩。截至今年9月末,招行零售客戶達1.82億戶(含借記卡和信用卡客戶),較年初增長5.2%,零售AUM接近1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1.2%。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戶數量、AUM均實現10%以上增長。

另一方面,當前招行核心客戶的有效月活率已穩定在85%以上,且核心客戶兩次訪問App的間隔時間已縮短至5天。

這表明,當前招行已經實現了AUM與MAU的深度融合,在數字化與專業化之間實現了較好的平衡。近年來,招行單個MAU的平均AUM持續走高,顯示了經營效率不斷提升,也意味著MAU有著更高的含金量。

為什么是招行?在去年發表的《招行的第三條道路》一文中,我們寫道:

招行不僅是銀行里面最會做互聯網平臺的,也是互聯網平臺里面最會做金融的——在流量上領先于銀行同業,在轉化上領先于互聯網平臺。這兩端的優勢疊加產生乘數效應,進一步放大了招行的競爭優勢。

據中金公司測算,2030年中國居民金融資產規模有望達486萬億元,大財富大資管產業鏈收入規模有望提升至3.5萬億元,僅銷售端收入就有望提升至1.3萬億元。

在零售之王進化為大財富管理之王的征程上,招商銀行App11.0是一個重要節點,但更令人興奮、更值得期待的節點,還在后面。

關鍵詞: 財富管理 招商銀行 資產配置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