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5月6日電 (張澍楠)聚焦上市公司2021年業績可以看到,贛鋒鋰業、寧德時代等凈利潤都比較亮眼,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二級市場上“寧王”目前市值已不足9000億。為何業績優異股價卻扛不住?新能源賽道的投資機會是否仍然存在?
中新經緯5月6日舉行第二期V觀財報圓桌會線上活動,主題為“新能源汽車賽道AB面”。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覆蓋范圍極廣,上游包括鋰礦、電解液、正負極材料、隔膜等,相關上市公司較多,緊隨其后產業鏈中游則包括電池、電控、電機等方面,下游主要是汽車生產的各大車企和充電樁公司。
光大證券電新行業首席分析師殷中樞
光大證券電新行業首席分析師殷中樞認為,從2021年12月到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股票下跌,實際是體現了宏觀基本面在加息預期下的正常反應。
“新能源股票是典型的成長股,去年八九月份開始,上游漲價漲到了較高的位置,當時市場已經有所預期,包括上游價格上漲、中游怎么順價、到底對下游的銷量影響有多少,在這種預期下,上游漲價對產業需求預期以及股價形成了反抑制。”殷中樞稱,去年四季度,能看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就是“漲價不漲股”,疊加宏觀經濟處于美聯儲加息周期,在今年一季度形成了新能源股票下跌的局勢。
殷中樞提到,從新能源汽車行業基本面看,成長股最核心的是判斷需求, “階段性需求因為疫情或者上游漲價可能有一些波動,但中期或長期由于全球電動化又是大趨勢,需求又不是特別大的問題。”
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
對于新能源賽道的投資機會,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圓桌會上表示,汽車行業本身產業鏈長、產業拉動價值大、創新能力強、帶動的相關產業多,這些方面都使新能源車有巨大的創新和降低成本機會,因此,新能源車發展目前屬于持續高增長狀態。
殷中樞認為,未來投資機會最核心的判斷有兩點:一是看需求,二是看格局。
“未來在投資過程中可能會產生結構性分化的狀態,可能不像以前投資什么都能賺錢,而是需要重點選擇標的。資源股是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在漲價周期投資是最好的。”殷中樞稱,對于周期的判斷是把握這類投資節奏和收益的一個最核心要點。
崔東樹表示,“堅定新能源車為王的發展趨勢。”他認為,綜合產業資金創建、國內外市場等各角度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具有可持續發展空間。(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