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陷入芯片短缺難題 部分經銷企業哄抬價格使汽車缺“芯”問題雪上加霜

發布時間:2021-08-04 15:44:55  |  來源:北京商報  

去年以來,全球陷入芯片短缺難題,部分經銷企業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使汽車缺“芯”問題雪上加霜。8月3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知稱,針對汽車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企等突出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已于日根據價格監測和舉報線索,對涉嫌哄抬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立案調查。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下一步將持續關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場價格秩序,進一步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查處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受監管消息影響,汽車芯片板塊指數午后大跌。截至8月3日收盤,46家半導體股全線下跌,國民技術、北京君正等個股跌超10%。

全球自去年以來陷入芯片短缺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在1月初的新聞發布會上曾談道:“隨著社會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升,集成電路作為智能設備最關鍵的組成部分,需求持續旺盛,特別是疫情帶動了線上交流需求,對數據中心服務器和智能終端芯片的需求快速上升,全球主要集成電路制造生產線均出現產能緊張的情況。”

連帶著的,市場預判,汽車芯片短缺也將是長期難題。根據全球主要芯片供應商反饋,若短期不出現意外,芯片的交付周期普遍延遲6個月。

芯片短缺也對汽車產銷產生影響。今年以來,福特、豐田等多家車企均公開表示,將通過減少生產來調節產能,以應對芯片供應問題。乘聯會零售數據顯示,2021年6月國內乘用車銷售157.5萬輛,同比下滑5.1%。

芯片短缺與全球疫情暴發且持續時間長相關,這也反映出我國芯片自研率低的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葉盛基在6月19日的中國汽車論壇上談道:“當前,我國各類芯片中,MCU(微控制單元)芯片最為緊缺,國內MCU芯片企業最為薄弱。截至目前,中國半導體自給率為15%,其中,汽車芯片自給率不足5%。”

“汽車芯片是關乎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器件,是汽車強國建設的關鍵基礎,需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遠結合、系統推進,提升全產業鏈水,有力支撐汽車和半導體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3月24日工信部召開的汽車芯片供應問題研討會上談道。

辛國斌表示,要客觀全面認識當前形勢,也要著眼當前供應問題,加強各方協同聯動,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充分挖掘存量芯片和現有產能資源潛力,優化車型排產計劃,努力保障產業穩健康運行,并加緊長遠戰略布局。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政策層面,我國也多次發文促進芯片行業發展。2020年8月,國務院印發實施了《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制定出臺了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方面政策措施。

面臨芯片風波的汽車企業也實施了多項舉措。汽車分析師、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車企也有多種化解缺芯危機的方式。如改變生產節奏,通過減少產能來避免缺芯;有些車企把一些低端車型停掉,把空出來的芯片交給高端車型來生產;還有些車企,比如特斯拉宣布自己籌建芯片工廠。”(記者 陶鳳 王晨婷)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