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在“新四化”浪潮助推下正在加速人才流動

發布時間:2021-07-02 15:45:46  |  來源:蓋世汽車  

作為技術和人才密集型產業,汽車行業如今在“新四化”浪潮助推下正在加速人才流動,據蓋世汽車不完全統計,2021年上半年中國市場涉及到的整車企業人事變動超過90起。按此計算,今年車企人事變動有望趕超去年創下的最高值200余起。

從蓋世汽車整理的上半年車企人事變動情況來看,其中不乏一汽集團、東風汽車這樣的本土車企集團,也有寶能、恒大、華人運通等這些已經切換至汽車賽道的造車新勢力,同樣不缺跨國車企集團及其在中國的合資公司。

向電動智能方向轉型,本土車企集團現規模人事調整

一汽集團、東風汽車今年上半年進行了比較大的內部人事結構調整。其中,一汽集團涉及到的單位主要在集團層面和奧迪一汽新能源公司。

今年年初,一汽集團對外公布了新一輪人事調整,現任一汽-大眾銷售責任有限公司執行副總馬振山被調回一汽集團;秦煥明因到了退休年齡而卸任集團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職位,由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王國強接任。這一人事調整使得馬振山離開了工作時間長達21年之久的一汽-大眾。業內認為,馬振山調回一汽集團,正是一汽實施改革的縮影。兩年,一汽全力復興紅旗,并在人事和組織結構中進行了系列調整,這些動作不僅使得紅旗銷量快速上揚,集團業績也取得了較大增長。去年,一汽集團實現利潤467億元,同比增長6%。今年,一汽集團將年度銷量目標鎖定為400萬輛。

一汽集團今年人事調整的另一個重點領域則是奧迪與一汽成立的新能源合資公司。在新合資公司由五人組成的經管會中,德方三人,中方兩人,一汽派出了于秋濤和高坤兩人為中方經管會成員。資料顯示,于秋濤在生產工藝、產品管理、營銷、售后和網絡管理等領域有豐富經驗,且在奧迪體系內工作了26年;高坤則有22年的人事管理經驗。業內認為,一汽將兩位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高管派往奧迪與一汽新合資公司,足見其對該合資公司的重視。根據規劃,奧迪一汽新能源合資公司規劃引入PPE臺,首款車型將于2024年投產,新公司產品將由一汽奧迪銷售公司進行銷售。

東風汽車也是今年上半年人事調整比較大的車企之一,其人事調整涉及的范圍主要在集團層面和自主板塊,其中,東風汽車于今年2月25日宣布東風汽車總經理兼黨委副書記李紹燭退休,楊青接任。與此同時,丁紹斌、劉洪繼續在東風乘用車公司擔任要職。 兩年,東風汽車正全力復興自主板塊,并在十四五期間制定了3個“一百萬”目標,即到2025年,東風商用車、自主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達到100萬,同時東風自主品牌規模進入行業TOP3。為實現這一目標,東風風神作為東風大自主板塊中的核心成員必須奮起直追,跨越其徘徊已久的年銷量10萬輛規模。在今年年初東風乘用車舉辦的干部大會上,“決戰12萬輛”成了大會的主題,也是東風風神接下來要奮斗的目標。丁紹斌作為一名“老東風人”,在東風體系內有多年的實戰經驗,如今其將肩負起振興風神的使命。

除了一汽、東風外,吉利、長城、比亞迪今年上半年也進行了系列人事調整,其中吉利在集團層面涉及的人事調整主要為銷售崗,如范峻毅、蔡建軍在擔負其吉利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的同時,分別兼任營銷一公司和營銷二公司總經理;宋軍則由之前的吉利品牌銷售公司總經理調任吉利國際銷售公司總經理。在針對銷售崗進行系列調整后,吉利汽車今年的銷量也有大幅攀升,其前五個月總銷量達到了53萬輛,同比增長26%。

長城汽車上半年的人事調整主要集中在沙龍智行、毫末智行和哈弗三大品牌,其中,原哈弗品牌總經理文飛調任沙龍智行任CEO。而沙龍智行是長城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對標蔚來、理想等。對于這一任命,有業內人事分析稱,一方面是因為魏建軍看到了文飛在哈弗品牌上做出的成績,另一方面是因為文飛有在沃爾沃和英菲尼迪的工作經驗,這些經驗將有助于其在長城新高端品牌方面開展工作。

今年2月,比亞迪進行了系列人事調整,其中,李云飛出任比亞迪品牌及公關事業部總經理,趙長江調任比亞迪高端品牌項目負責人。與長城在WEY之外推出沙龍智行沖擊高端新能源市場一樣,比亞迪也急需一個“高端”品牌。資料顯示,比亞迪的高端品牌就是業內傳聞已久的“海豚計劃”,該品牌產品將基于比亞迪EV2.0臺打造,主打年輕化,并將在2023年正式上市。趙長江年僅34歲,服務比亞迪有十年之久,在與年輕群體的溝通和自身的業務能力上均有優勢,是負責比亞迪高端品牌的最佳人選。

傳統車企高管再次涌向造車新勢力

傳統車企在新四化變革下加速新一輪人事結構調整的同時,造車新勢力同樣表現出對人才的渴求。今年上半年,寶能、恒大、法拉第未來、百度汽車、華人運通等均宣布了相應的管理層人事任命。其中,寶能汽車今年上半年將三名傳統車企高管招致麾下,他們分別是原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管宇、原北汽零部件臺總裁陳寶和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原副總裁兼市場銷售部部長洪浩。

寶能大手筆任用傳統車企高管在業內早已不是新鮮事兒。自2018年拿下觀致汽車的控股權后,寶能對觀致的第一個動作就是管理層大換血,先后有李峰、鄔學斌、蔡建軍、陳思英等汽車行業大將加盟寶能及觀致。不過,以上身居要職的管理層在寶能逗留的時間并不長,大部分人僅待一年左右就離職,外界也因此將此種現象調侃為“鐵打的寶能,流水的高管”。

除了寶能外,恒大汽車在人事方面的變動也比較頻繁,在今年上半年恒大汽車宣布的三起人事任命中,原拜騰汽車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戴雷的加入,備受業內關注。當然,業內對此事的關注點之一是戴雷因創業失敗而加入恒大汽車,這一事件本身就具有一定戲劇。雖然戴雷加盟恒大間接證明了拜騰復蘇無望,但對恒大來說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戴雷此前服務過寶馬和英菲尼迪,在豪華車營銷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再加上創業期間對電動車市場的深刻認識,都將有助于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發揮效能。

此外,原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兼東風悅達起亞總經理李峰加盟華人運通、原廣汽蔚來CE0廖兵加盟自由汽車,也頗受業內關注,這些高管從傳統車企進入造車新勢力,一方面是因為其自身所處的環境使然,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新四化浪潮下,新勢力車企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

中國市場戰略地位再提升,跨國車企在華頻現人事地震

除了中國本土車企集團和造車新勢力在人事方面有密切調整外,傳統外資和合資車企也不缺乏人事變動的消息,如大眾、豐田、福特、日產、馬自達、現代汽車集團等上半年均針對中國市場做出了系列新的人事安排。這其中涉及面最大的當屬大眾和福特。

去年,隨著大眾入股江汽以及控股江淮大眾,成立三年的江淮大眾搖身變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眾安徽)。今年年初,大眾安徽正式任命了新的管理團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被任命為大眾安徽首席執行官,施耐德則出任首席制造官。從這一人事任命不難看出大眾汽車集團對大眾安徽及中國市場的重視。根據規劃,大眾安徽未來3年內將引入MEB臺并生產多款新能源車型,現階段大眾安徽正在著手擴建研發中心和改造生產車間,新工廠預計將在2022年底竣工。在大眾汽車集團向電氣化領域深度轉型的當下,大眾安徽之于大眾中國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福特中國今年上半年同樣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人事調整,無論是Lyle Watters出任福特中國福特品牌乘用車事業部總經理,還是王文濤出任福特中國商用車事業部總經理,以及何曉慶出任長安福特總裁,都表明在“更福特,更中國”的口號下,中國市場在福特全球布局中的權重正在逐步提升。

另外,楊美虹出任福特中國傳播及企業社會責任副總裁,使得福特中國再添一名實力干將。公開資料顯示,楊美虹曾在1996年至2001年間擔任福特中國公關及社區關系經理,此次再次回到福特,一方面體現了福特中國對本土化人才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福特中國2.0計劃的進一步實施。

在今年上半年跨國車企針對中國市場做出的頻繁人事安排中,我們不難窺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復蘇以及中國汽車市場的再度上揚,中國市場在各大車企的全球布局中彰顯出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隨著汽車產業向新四化深度變革,傳統跨國車企不得不在中國市場實施新一輪的人才戰略。(記者 馮涼爽)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