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勁業績提振信心 福特汽車第一季度營收達362億美元
近日,福特汽車今天發布公司第一季度財務報告,全球業務狀況得到持續改善,車型新品得到客戶青睞,以及公司面對全球芯片短缺采取的有效應對措施,使得福特汽車公司創下了10年來最強的第一季度業績表現。
福特全球汽車業務在第一季度均呈現強勁增長,北美地區以外的汽車業務息稅前利潤總額達4.5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8億美元。第一季度新增45億美元運營現金流。盡管當季調整后息稅前利潤表現強勁,但由于全球芯片短缺而造成的短期影響,調整后自由現金流為負3.96億美元。
福特汽車公司首席財務官羅禮祥(John Lawler)表示,芯片短缺的情況還未好轉,3月份日本一家供應商工廠的火災進一步加劇了芯片供應短缺狀況。福特汽車認為芯片短缺問題將在第二季度集中體現,但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內逐步得到緩解。
羅禮祥表示,福特在專注于供應鏈管理的同時,不斷提高基礎業務執行力,并向市場推出了先鋒智能純電SUV Mustang Mach-E、全新F-150皮卡和緊湊級專業4x4 SUV Bronco Sport車型。同時,第一季度的產品質保成本較去年同期節約了超過4億美元。
在北美市場,福特汽車第一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5%,達到230億美元。盡管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但是福特汽車借機加速了銷售流程的現代化,優化訂單系統,縮短產品交付等待時間,降低庫存且保持在一個較低水平。
Mustang Mach-E正在這一優化流程中受益,其中70%的Mustang Mach-E的訂單來自于首次購買福特汽車產品的客戶。目前,超過三分之二的Mustang Mach-E的預定已經轉化為有效訂單。同樣,另一款廣受歡迎的車型——全新福特Bronco預計將從今年夏季開始在北美銷售,訂單轉化率也接近這一水平。
作為與福特北美市場并列的全球“兩大支柱”市場之一,今年第一季度,福特中國的息稅前利潤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同比改善,接近盈虧平衡。林肯品牌在中國第一季度的銷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其中90%的產品為本土化生產——助力福特在華的息稅前利潤接近盈虧平衡。福特品牌高端SUV及商用車銷量也表現強勁,商用車型包括輕卡、輕客及皮卡銷量占總體銷量的48%。
在上周結束的上海國際車展中,福特的產品陣容中再次注入新的活力。“福特中國2.0”計劃下的首款全球戰略車型——福特EVOS全球首秀。福特EVOS是首款真正由中國團隊主導、利用福特全球產品設計資源,圍繞中國市場設計和開發的戰略車型,是“勢能美學”設計理念的首款產品,預示著福特未來在中國產品的發展方向。此外,國產版全新先鋒智能純電SUV Mustang Mach-E正式開啟預售,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交付車輛,風尚高性能插混SUV福特銳際PHEV也首次亮相,為中國消費者帶來全新新能源SUV車型選擇。
福特在交通出行領域繼續引領電氣化變革,不斷兌現自己的承諾。除了向市場引入更多電動汽車產品,公司本周宣布成立新的全球電池創新中心Ford Ion Park,進一步加速動力電池組及電池單體技術的研發,以及未來的動力電池制造。
此外,福特也在加速智能移動出行方面的腳步,通過與Argo AI的合作,已率先開始在美國六個城市開展模擬網約車服務和送貨服務,后續還在年內開展多個智能出行的客戶試點項目。(記者 齊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