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企不再“傳統” 廣汽集團科技日發布一系列“黑科技”

發布時間:2021-04-18 23:01:25  |  來源:南方日報  

傳統車企快速轉身向高科技轉型

廣汽新賽道前景幾何?

1000公里續航不再是概念,8分鐘充滿80%不再是愿景。

日前,廣汽集團將自家“黑科技”和盤托出,拋出了“中子星戰略”,深度開展動力電池及電芯的自主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超級快充電池技術,ADiGO 4.0智駕互聯生態系統等讓“未來已來”,也看出了一家傳統車企轉型的決心與魄力。

傳統車企不再“傳統”,廣汽集團科技日發布一系列“黑科技”,背后是“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成為新浪潮下,在軟件與汽車深度融合的時機下,傳統車企正在快速轉身,大步向高科技轉型,全速駛入新賽道。

電池突破1000公里續航

自研自產逐步走向臺前

“為什么做科技日?就是廣汽要成為科技型企業。現在的汽車和以前的汽車不一樣了,智能網聯新信息時代下新的需求,如數字化的需求,娛樂、人機交互系統需求,給汽車賦予了新的內容。”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表示,“企業不瞄準‘新四化’的目標去主動轉型,不成為一個科技型企業,無法開發出滿足消費者需要的產品。 ”

正是基于此思路,廣汽集團拋出了動力電池技術“中子星戰略”,將從三方面進行技術推進,持續提升用戶體驗。電芯方面,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和超級快充電池技術,將為解決用戶續航和充電的不同痛點而并行發力;BMS系統以卓越的域控制管理和大數據應用能力為電池保駕護航;電池包將打造“高安全、輕量化、高集成、低成本”四維優勢。

廣汽研究院院長吳堅表示,在220kw-480kw充電功率下,實現充電8分鐘續航200—400公里,三年內實現自主研發動力電池電芯規模化搭載應用,中長期實現自研自產逐步走向臺前。

按照廣汽方面介紹,自主研發的“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可以實現鋰離子電池單體電芯體積減小20%,重量減輕14%;未來會進一步將體積和重量都減小和減輕一半以上,可明顯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提高鋰離子電池可靠,從材料、黏結劑、極片到生產制造等領域打造50項專利。

“向電池的負極中加入硅,相比傳統負極能量提升10倍以上,讓硅負極片像海綿一樣柔軟有彈,使硅在充放電過程中的膨脹收縮被限制和緩沖,不會碎裂,讓硅負極發揮出大容量的優勢,存儲更多的能量。”廣汽研究院電池研發部負責人梅驁介紹,該技術攻克了硅負極材料在大型動力電池上的應用難題。

并非傳統轉型

電動車是重起爐灶

發展新能源汽車,對于廣汽集團而言,并非在做傳統汽車向電動汽車的轉型,而是重起爐灶。

“我們是重新設立一個智能網聯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全新臺、全新工廠、全新團隊。廣汽在新能源汽車上從來沒有轉型這一說。我們一開始就要做純電的品牌,給消費者極致的體驗,不做油改電。”馮興亞表示,廣汽集團所說的轉型,是從傳統汽車企業轉型到移動出行服務提供商、科技型企業。

為了滿足消費者快速便捷的出行需求,針對充電設施,廣汽集團計劃推出6C—500km、3C-500km兩個版本的快充電池,3C超級快充電池高倍率快速充電可實現0%—80%電量充電時間16分鐘,今年9月首次搭載在廣汽埃安AION V上。6C高倍率快速充電可以實現0%—80%電量充電時間8分鐘,目前正在開展量產搭載測試。廣汽集團還將協同推進超級快充網絡的布局,計劃在2021年內布局超過100個超級快充站。

事實上,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和超級快充技術的應用,將會全面有效地破解“里程焦慮”,也將重塑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

緊握“窗口期”

加快打造強大自研體系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加快,“十四五”期間將是我國汽車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窗口期”。傳統車企轉型速度明顯加快,未來的競爭賽道必將屬于智能網聯電動車。

為了搶占下一輪競賽的制高點,廣汽正在不遺余力地投入研發,正所謂:“窮什么也不能窮了研發。”

“2020年廣汽自研發投入50多億元,占營收比例超8%。這個只是自主品牌的銷售額和研發投入,不含合資企業。”馮興亞表示。這在國內大型汽車集團中,研發投入占營收中比例最高的。

目前,在人才方面,廣汽集團已構建了一支6000人的國際化自主研發人才隊伍,打造以廣汽研究院為核心的全球研發網,實現廣汽超級快充電池技術項目和智能網聯技術項目的孵化,成立巨灣技研、星河智聯,加快高科技的自主研發及產業化應用。

廣汽積極構建開放合作、融合創新的產業體系,與騰訊合作率先實現微信上車,與華為合作共同開發L4級自動駕駛汽車,計劃于2024年量產,還通過廣汽資本投資線、粵芯公司等芯片項目以及清陶發展、中航鋰電等電池項目,加緊完善在智能網聯、動力電池以及車用芯片等關鍵核心領域的布局,形成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

此外,總投資20億元的廣汽研究院二、三期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年底前竣工;總投資約21億元的南方汽車試驗場一期項目也將于2023年投入使用。

事實上,這場賽道上的競爭者同樣正在加速。就在前幾天,上汽集團在上汽零束SOA臺開發者大會上,宣布五年投入3000億元創新收入,全面向高科技企業轉型。在智能網聯領域,上汽將圍繞“一三五”戰略構想,加快推動自主創新。上汽表示,正全力打造新引擎,加快形成“云管端”一體化的全棧式解決方案,“中央集中式電子架構、SOA軟件臺”等最新技術。(記者 拱千舒)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