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是未來汽車行業競爭的焦點

發布時間:2021-04-01 09:21:00  |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智能電動加速融合

車企瞄準未來行業高點

有了“全自動泊車系統”,以后停車只要坐在車上選好停車位,不管停車環境有多復雜,汽車會自動操作停入車位;被江汽集團內部稱為“途記寶”的前裝“行車記錄儀”,完全和車輛打通,通過方向盤按鍵或通過語音來拍照、錄視頻,然后可以在中控上看,在手機上分享;我們正在開發新技術,比如用毫米波技術解決重卡拐彎時的盲區問題;ACC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很受歡迎,在高速公路上面,駕駛員不需要懂油門剎車,這個功能會設計好巡航速度,這可以降低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的正常車流引發的駕駛疲勞……

江汽集團技術中心副主任、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院長李衛兵在江汽技術中心深入淺出地介紹著一項項智能網聯汽車技術。

瞄準需求迎接智能網聯市場機遇

“十三五”期間,中國汽車工業規模穩步增長,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智能化、網聯化正成為汽車工業轉型升級的新牽引力,這種新牽引力正是來自“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消費升級的趨勢成為汽車業新的內生動力,而技術變革為實現消費升級帶來了機遇。

根據《IDC全球智能網聯汽車預測報告》數據,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根據統計,可以連接三方服務臺的車輛以及配備嵌入式移動網絡的全球智能網聯汽車出貨量在2019年已經達到5110萬輛,與2018年相比增長了45.4%。IDC預計,到2023年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的出貨量將進一步增至7630萬臺,年增長率為9.3%。

“乘用車如果車上沒有APP,沒有在線的音樂導航、娛樂服務,基本上用戶不會去考慮。”

“輔助駕駛也是用戶,尤其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在選車時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李衛兵說。

智能網聯汽車既能解決自動駕駛和自動出行的問題,還能滿足人在車輛使用中對信息、資訊、社交等全方位的需求。

李衛兵介紹說,從市場反饋來看,輔助駕駛功能的使用需求越來越多。例如,搭載L2級別輔助駕駛的江淮嘉悅A5銷售占比在不斷攀升,顯示出消費者的認可。

即便是被作為生產資料的重型卡車,市場對智能網聯技術的需求也讓人看到了新的市場潛力。李衛兵說起2020年的一筆重卡訂單時深有感觸。

江汽集團的高端重卡K7上配備了自動緊急剎車輔助駕駛系統。配置這一功能的初衷是考慮到了技術進步的要求,但出乎意料的是,市場需求到來得如此之快,K7拿下了中通一筆1500臺的大單!

預警加上緊急制動干預,能夠大大減少重卡在高速公路上駕駛員疲勞造成的撞車危險,提高安全。從經濟效益上看,對于車主來說減少的保險費用,節省的其他費用都超過了增加配置的成本,因此車主要求訂單所有車輛都標配AEB系統。

年來,全球汽車企業都相繼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布局,但是隨著商業化應用的逐漸展開,自動駕駛方面的負面報道增多,安全問題成為用戶關心的焦點之一。李衛兵表示,目前的輔助駕駛系統的傳感器配置能,確實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實際道路中,一些極限場景仍難以應對。

針對汽車業這一普遍問題,江汽集團基于場景數據,采用虛擬仿真測試、臺架模擬測試、現場道路測試的驗證手段,將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評價貫穿至整車開發及測試全流程,以盡量降低事故發生概率,滿足用戶對安全的需求。

“多年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仿真測試流程,包括配套的設備設施和數據收集。”李衛兵說。他說,針對中國的交通場景,去年就完成了100萬公里的實際交通路況的數據采集。數據采集后再進行提煉加工,在仿真測試和道路測試階段,都會按照法律法規和企業積累的場景來做相應的測試。不過現階段傳感器的配置、能、應對極限場景的能力方面還是有一些缺陷。

在江汽集團總經理項興初看來,以客戶價值為核心的理念要滲透到設計、制造、銷售、服務等業務的方方面面。

事實上,年來江汽集團的智能網聯技術發展正是堅持以用戶體驗需求為牽引,從“智能座艙、智能駕駛、智能互聯、智能服務”四個維度,聚焦特定場景,著力建設軟件開發和數據應用能力。

積極布局打造產品競爭實力

“無智能不電動,我們的智能網聯技術毫無疑問對現階段江汽集團所有品類車型競爭力的打造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李衛兵說。

作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江汽集團積極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努力夯實企業核心競爭力。

“十三五”期間,江汽集團在智能網聯技術方面穩中有進。江汽集團在努力打造滿足不同場景需求的商品化矩陣。在商用車領域,主要瞄準提高車聯網普及率,優先滿足法規、運營和安全的智能化需求。針對乘用車,則在推進L2級的市場化應用,聚焦高速公路和低速封閉場景。江汽集團還在構建硬件可插拔、軟件可升級的電子電氣架構,實現硬件可插拔、軟件可升級,滿足客戶多層次訴求;打造擬人交互差異化的智能座艙OS;建設數據驅動的車聯網4.0臺;建立完整的汽車軟件開發能力與流程體系;推動自主可控的智能駕駛系統產業化應用;建立符合產品準入的安全管理體系,圍繞產品準入管理要求,構建公司級的安全管理體系。

經過多年的創新研發,江汽集團智能網聯技術已經成果初顯。

李衛兵介紹說,從開始智能網聯研發開始,江汽集團圍繞構建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技術臺兩條主線進行研究。目前在智能座艙方面,江淮已經構建了完整的座艙生態和交互體驗設計,以及支撐運營服務的TSP后臺臺。他說,目前汽車行業在TSP臺方面有掛靠大臺、自建、合作、委托共建等多重模式,而江淮實現了TSP臺的完全自主建立。

在智能駕駛方面,江汽集團已建立ADAS產品開發流程體系,完成L1、 L2智能駕駛功能同步開發和批量拉動。目前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已經在思皓A5、思皓X8、格爾發K7中成功運用,即將量產的S811車型也將搭載ADAS。江汽集團已完成L3級高速公路智能駕駛系統核心技術與臺的預研,基于iEV S4車型率先啟動產業化開發,2021年底將在E40X車型上實現量產。

據透露,在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究方面,像高速領航功能方面,今年10月份江淮會實現小批量量產。

2020年9月,安徽首條自動駕駛汽車5G示范線已經在合肥市包河區塘西河公園開通,包括大眾、百度APOLLO、江汽集團、安凱客車、奇瑞汽車、宏景智駕等國內外一線廠商的十余量整車都提供了試乘體驗。

2020 i-VISTA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吸引了20支參賽隊伍,“虛擬仿真挑戰賽”賽項冠軍被江汽自動駕駛車隊斬獲。在i-VISTA中國智能汽車指數2020年度評選中,江汽集團思皓A5在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CC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BSD盲區檢測系統、LDW車道偏離報警系統、APS自動泊車系統5個方面,以全優成績被評為2020年度i-VISTA年度智能車型。

目前,江汽集團自主研發的車聯網3.0系統,可實現全面的多媒體互聯功能,提供全網資訊在線、動態交通在線等服務,已全面搭載在思皓A5、思皓X8、瑞風L6 MAX等多款量產車上。

自主創新占據行業未來高點

如果說電動化開啟了新的全球競爭的序幕,那么智能網聯可以說是未來汽車行業競爭的焦點。全面新能源化與智能網聯化將加速融合發展,二者雙輪驅動發展,將重塑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格局。

江汽集團總經理項興初表示,和國際先進水相比,目前中國自主品牌車企核心技術研發供給仍需不斷發力。智能化網聯化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汽車企業要在從傳統燃油汽車逐步轉向新能源、智能駕駛的換跑道過程中牢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實現趕超。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起步較晚,技術水相對落后。此外還面臨著政策法規不完善、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尚不能自主可控、智能網聯汽車安全體系仍不完善等問題。

當前,智能網聯汽車已作為國家戰略寫入《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將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從江汽集團所在的安徽省來說,“十四五”期間,安徽計劃建設的五個世界級戰略新興產業群之一就是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車企發展智能網聯技術的政策環境正在改善。

面對萬物互聯新時代,在江汽集團“十四五”發展戰略中,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被列為重點方向之一。 江汽集團計劃分別在2023年和2025年推出成熟的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以及L4級高度自動駕駛系統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發展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需要在包括電子電氣架構、基礎軟件臺、整車OTA及大數據技術、電池安全技術、長續航技術(固態電池技術)等關鍵技術取得持續突破。

李衛兵說,“十四五”期間江汽集團將繼續立足科技自主,通過機制創新和開放合作來發展好智能網聯技術。“具體來講,要打造我們新一代的整車電子電氣架構。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要解決面向服務、軟硬件開發的分離和全生命周期的可進化的OTA三個問題。”(記者 周武英)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