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老舍的故事(老舍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3-08-20 22:10:50  |  來源:互聯網  

1、老舍的四則小故事  19歲當小學校長  靠一位富有而善良的人的資助,老舍9歲進了小學。

2、老舍的小學同窗、后來的大學者羅常培形容他“一個小禿兒,天生灑脫、豪放、有勁,把力量蘊蓄在里面而不輕易表現出來,被老師打斷了藤教鞭,疼得眼淚在眼睛里亂轉也不肯掉一滴淚珠或討半句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老舍考入北京師范學校后,更是樣樣出色,成了校長最得意的弟子。

4、所以他一畢業,才19歲便做了方家胡同市立小學的校長。

5、  “最偉大的字——飯”  老舍的生活一直不富裕,他曾說世界上“最偉大的一個字——‘飯’——給我時間與飯我能夠寫出較好的。

6、”在抗戰時的重慶尤甚,那時老舍特別關心好友吳組緗先生家養的一口小花豬。

7、小豬病了,老舍建議吃藥、發汗,又專程探病,不過養豬不是為了當做寵物,而是希望到了冬天大家都能分上幾斤臘肉。

8、老舍說那年月“豬比人還貴呀!不過每逢有朋友來,老舍就不惜典當衣服買點酒菜。

9、有一次賣了一套舊西裝買了飯,碰巧遇上一個賣貓頭鷹的,就順便把貓頭鷹也買回來了,一時傳為笑談。

10、  “寫著玩”寫出的大師  老舍的第一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在倫敦東方學院教書時寫的。

11、閑著就寫點,老舍說只是“寫著玩”。

12、完稿后念給同在倫敦的許地山聽,許地山笑得一塌糊涂,建議老舍寄到國內去。

13、兩三個月后鄭振鐸編的《小說月報》連載刊出。

14、后來老舍又寫了《趙子曰》,念給寧恩承聽,他也笑得把鹽當糖放到了茶里。

15、  老舍如何寫《四世同堂》  老舍在重慶北碚安家后,許多朋友前去看望,向胡絜青詢問北平淪陷后的情景。

16、胡一次又一次講述了北平淪陷后人民的苦難,這些真實的細節為老舍醞釀新作提供了詳細的背景材料。

17、1944年元旦,老舍開始寫以淪陷了的北京為背景的百萬字小說《四世同堂》。

18、他說:“必須把它寫成,成為從事抗戰文藝的一個較大的紀念品。

19、”老舍的臥室兼客廳兼書房,夏天三面受陽光照射,到夜半熱氣還不肯散,老舍說:“墻上還可以烤面包。

20、我睡不好,睡眠不足,當然頭昏。

21、”頭昏和常患瘧疾,到年底才寫完第一部30萬字的《惶惑》。

22、1945年老舍在《八方風雨》中寫道:三十四年,我的身體特別壞。

23、這些病痛時常使我放下筆。

24、本想用兩年的功夫把《四世同堂》寫完,可是到三十四年底,只寫了三分之二。

25、這簡直不是寫東西,而是玩命!”。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看了會喜歡。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