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裝個壁櫥、買張床就能住進來,其他的社區都給弄好了。”泰安市岱岳區粥店街道棗行社區居民劉憲武,說起自己分的新房,贊不絕口。
小區樓房總共5層。劉憲武家在頂層。起初,記者擔心樓層太高,會給生活帶來不便,可當走進樓棟,發現里面裝了電梯,所有擔憂都煙消云散。
讓群眾滿意是棗行社區進行棚戶區改造的最終目標。當地推行為民協商機制,建設了為民協商議事廳,成立社區為民協商委員會,將社區大事、小事、難事全部放在桌面上議,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
“我們這個協商委員會包括政協委員、包村干部、法律顧問等,目的就是把問題解決好。”棗行社區黨委書記劉憲柱說。
之前,該社區有19戶居民因對拆遷安置方案不滿,連續十幾年拒絕拆遷,棗行社區先后召開三次為民協商會議,通過講事實、擺道理,最終說服19戶居民同意拆遷。粥店街道黨工委書記尚清峰說:“大家坐在一起談,都把理講明了、說開了,疙瘩也就解開了。”
據了解,岱岳區將為民協商機制在全區推廣,搭建起區、鎮(街道)和村(社區)三級為民協商平臺,推動為民協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系統化,積極探索為民協商新路徑。
如今,粥店街道又在此基礎上,推行七星和美社區建設,6月底前,街道所有小區全部建立業委會,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