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旅游產品體系逐步成熟 小眾網紅體育項目落地旅游區

發布時間:2021-07-30 11:00:47  |  來源:廣州日報  

體育旅游 日新“粵”異

東京奧運會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讓體育旅游持續升溫 網紅運動項目玩法翻新

東京奧運會拉開戰幕,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腳步也日益臨,體育旅游消費持續升溫。推進廣州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商旅文體融合勢不可擋,從“吃住行”到“游購娛”,再到“運健學”,體育旅游作為一種新的休閑生活方式越來越受歡迎。到城市周邊參與戶外運動休閑,成為市場主流。廣州及省內各地的體育旅游呈現出各具特色、蓬勃發展的態勢。各種賽事不僅滿足消費升級需要,眾多網紅體育項目也進入景區,帶動酒店、景區等關聯產業增加營收。

識嘆要點

1 切記安全第一,要結合自身情況,選擇正規場地和機構,學一些救急知識,購買好相應保險。

2 在景區涉水區域游玩時,游客要特別關注水域周邊的安全提示警示,防范意外落水,不私自下到湖庫河道游泳戲水。

3 參加漂流等水上項目、熱氣球等空中項目的過程中,一定嚴格遵守安全管理規定。

政策解讀:“文旅+”成消費新動能

在政策層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關于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的指導意見》《進一步促進體育消費的行動計劃(2019-2020年)》《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等先后發布。

期發布的《廣州市促進文化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提出,要大力培育“文旅+”新動能,其中就包括“文旅+體育”融合發展。

在奧運熱潮的推動下,“運動健身”已成為如今線下重要的潮流娛樂方式。對于消費者來說,體育旅游結合賽事及景區微度假產品,能實現活力運動、妙趣玩樂、舒暢身心。

市場利好:體育旅游產品體系逐步成熟

日,有數據臺統計顯示,我國目前現存“體育旅游”相關企業51.15萬家,其中2019年新增9.45萬家,2020年新增10.73萬家,2021年上半年新增7.47萬家,同比增長174.4%。從地域分布來看,上海、廣東、北京分別以6.11萬家、5.16萬家、4.29萬家位列前三。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持續推進,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已經成為新趨勢,體育旅游成為我國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新的戰略支撐點。攜程、同程等各大旅游電商臺數據也顯示,“旅行+運動”關鍵詞熱度環比大幅上漲,年輕人正通過潛水、沖浪、室內滑雪、低空飛行等搭建運動生活社群。

除了跑步與騎行,年輕人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深潛、帆船、沖浪、滑雪等國內新興體育項目,在玩法上也日趨多樣。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越來越重視,也使得露營、漂流、爬山、徒步等既鍛煉身體又貼自然的項目收獲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青睞。

本地實踐:冰雪賽事IP成廣州新名片

在廣東本地,體育產業與文旅行業融合發展的趨勢更為明顯。廣東體育旅游發展朝著賽事運營不斷下沉、與文旅深度結合的方向發展。除了大型體育賽事,有特色、長期、系列專業賽事也是方向。

繼足球、馬拉松賽事之后,滑雪賽事成為廣州體育旅游的又一張名片。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中國的冰雪旅游市場仍是一個新興的開發中市場,覆蓋從賞雪娛雪,到滑雪體驗,整體度假包,賽事及節慶運營的完整產業鏈。廣州融創雪世界憑借其新穎的業態,豐富的配套,良好的游客體驗,成為文體旅融合發展的典型代表。

“助力冬奧·燃情冰雪——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滑雪精英挑戰賽”首場積分賽在廣州融創雪世界拉開戰幕。本次通過五站積分賽的舉辦,打造全國范圍“滑遍四季”的大眾冰雪賽事IP,同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高水準的滑雪賽事,從而推動華南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更為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滑雪愛好者搭建了一個重要的交流臺。

最新潮流:小眾網紅體育項目落地旅游區

廣州體育旅游充分結合本地的山地森林、海洋岸線以及濕地湖泊,不斷開拓全新的深度體驗類文旅產品。在從化區,碧水灣就嘗試過體育類的夏令營,景區擁有標準的室內羽毛球館、籃球場、網球場、足球場。如何進一步提升場地空間利用率,逐步實現從賣場地到賣體驗的轉變,成為眾多景區下一步發展的重點。在增城區,森林海旅游度假區天陽湖,是一個天然的水上運動場所,在這里可以體驗潛水等新項目。與此同時,電競主題體育旅游在廣州發展也頗具基礎,適合激活更多內容資源和價值空間。

省內眾多越野車、房車、定向越野等項目,將社群活動與體育旅游結合,影響力不斷擴大。本地旅行社推出了不少戶外運動與鄉村游、森林康養、親子游等主題相結合的產品。例如佛岡熹樂谷推出了“萌寶奧運會”,作為高端親子研學活動——山谷“夏”游記暑期系列活動中的一項。項目邀請專業體育人士與小朋友進行互動。在清遠、惠州、江門等地,市民還可以體驗低空飛行,跳傘、熱氣球、漂流、帆船、越野車、馬術等個化運動,并可到周邊度假。(記者 羅磊)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