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高地”打響旅游品牌 “交通+生態+旅游”助力增收致富

發布時間:2021-07-02 11:10:18  |  來源:湖南日報  

享有“避暑勝地”“養生天堂”“世界氧吧”等美譽的桂東縣,大力發展養生度假、休閑避暑旅游,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涼資源”變成“熱產業”

26攝氏度!這是手機上顯示的氣溫。這個夏天,你不來桂東,就不知道這里有多涼爽!

6月29日,頂著烈日,記者開車沿武深高速湖南段(汝高速)一路南下,跟著車流從桂東縣沙田互通駛出高速,轉106國道奔向縣城。

一路車水馬龍,車流中有不少游客是從武漢、長沙等地來桂東縣避暑的。

放眼望去,道路兩旁是生機勃發的植物園、萬畝茶葉觀光園,還有白墻灰瓦的美麗鄉村。

“生態高地”打響旅游品牌

位于我省東南部的桂東縣,均海拔890米,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軍規頒布地、“紅六軍團誓師西征紀念地”。

該縣植被豐茂,森林覆蓋率達85%;年均氣溫15.4攝氏度,夏季均氣溫23.6攝氏度,比省會長沙低8攝氏度左右;縣域負氧離子含量均每立方厘米4萬個,最高瞬時值達15萬個。桂東縣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定為“中國之最——負氧離子含量最高縣”。

桂東,名副其實的“生態高地”,遠聞名的“避暑勝地”“養生天堂”“世界氧吧”。

然而,此前因為交通不發達,桂東縣守著好風景、好資源,不少村民卻過著窮日子。

2013年底,武深高速湖南段(汝高速)開通,打通了桂東縣脫貧致富路的最后一公里。依托高速公路和穿境而過的國道、省道,該縣形成了“對內大循環、對外大通暢”的交通格局。

如何把“涼資源”變成“熱產業”?桂東縣文旅廣體局副局長扶大權介紹,年來,縣里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每年安排4000萬元,支持康養旅游、鄉村旅游、精品民宿等發展,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打響“桂東山水氧天下”的旅游品牌。

目前,該縣開發了萬洋相思大草原、三臺山公園、桂東植物園、萬畝茶葉觀光園等景區。

一個個生態茶園風景如畫,游客紛至沓來,促進了當地民宿發展,推動從賣農產品向賣風光轉變。據統計,目前,該縣共發展民宿600余家、床位1萬余個。

為提升服務質量,桂東縣成立旅游民宿協會,制訂精品民宿管理辦法,規范民宿行業管理。

桂東縣金洞村、青竹村、白竹村、貝溪村、角塘村等村寨,三五步就有一家民宿,吸引許多外地游客前來領略美景,避暑休閑,呼吸清新空氣。

“交通+生態+旅游”助力增收致富

“交通+生態+旅游”優勢凸顯,桂東縣成了不少人養生度假、休閑避暑旅游的首選之地。

記者在漚江鎮金洞村見到村民鐘漢明時,他正準備午餐食材——有10位從長沙、郴州來的客人等著吃飯。拍黃瓜、水煮豆腐、干筍炒臘肉等地道農家菜,令人嘴饞。

金洞村位于桂東東北,從縣城出發20分鐘左右就到了。全程柏油路,寬敞整,道路兩旁鳥語花香。

依托豐富獨特的紅豆杉資源和宜居的生態環境,金洞村大力發展養生度假、休閑避暑旅游,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

2015年,泥瓦匠鐘漢明放下砌刀,開辦農家樂,生意火爆。后來,他把農家樂改造成民宿,現有房間20余個,年均純收入達8萬元以上。

幾年下來,鐘漢明已有了一批老主顧,每年六七八月份,老主顧都會來鐘漢明的“紫云軒”民宿居住。

“6月10日,我們一行7人從長沙出發,5個小時左右就到了金洞村,挺方便的。”游客尹藝紅說,“這里山清水秀,我會帶更多的朋友過來玩。”

與“紫云軒”隔江相望的“伊麗雅居”民宿生意也不錯。老板羅丁元剛送走一撥客人,就接到預訂電話:“5人,5間房。”

在金洞村走了一圈,記者特地數了數,這個小山村竟然有80余家民宿。

金洞村山背是青竹村,這里海拔1200米,即便是三伏天也不用開空調。游客慕名而來,青竹村民宿由此火了,每年六七八月份甚至“一房難求”。

游客孫若蕖說:“以前從郴州來青竹村要4個多小時,有了高速公路后只要2個小時左右就到了,往返快多了。”

沿著青竹村游步道一路走來,“瀾溪”“田園”“云霧”等民宿一家接一家,房前屋后瓜果飄香、家禽興旺。因為游客的到來,村里的黃桃、雞、鴨等農特產品不愁銷路。

吃上民宿飯的青竹村村民腰包很快鼓了起來。52歲的龔建雄和老婆陳明珠開辦“建雄山莊”,有客房7間,生意火爆。如今,夫妻倆日子越過越紅火。

隨行的青竹村村委會主任李輝勇介紹,目前,全村有民宿50多家,年收入達600多萬元。靠開辦民宿,許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上半年桂東縣共接待游客170萬余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6億余元,同比增長144.99%。(記者 顏石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