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加快推進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 推動黃河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1-06-01 15:44:36  |  來源:大眾日報  

記者從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山東省加快推進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編制《山東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構建“一軸兩帶、九大組團”戰略布局,以新型業態實現資源轉化,以融合業態實現消費增值,推動黃河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一軸”為黃河干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軸,貫穿“黃河入海”“黃河入城”“黃河古風”“黃河入魯”四大片區;“兩帶”,一是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示范帶,貫穿“鄒魯”“泰汶”“青齊”三大傳統文化高地,二是黃河故道生態文化協同發展帶,貫穿“九河故道”“微山湖”兩大生態文化集群。我省組織開展沿黃市、縣實地考察調研,對黃河生態、文化資源全面摸底梳理,出臺相應保護舉措、功能定位、區域范圍、建設內容和開發策略,為黃河文化旅游帶建設構筑“流量池”和“防火墻”。

黃河文化旅游帶的建設,必須以資源保護、生態優化為前提。該省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以保護開發加快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根據最新黃河文旅資源調查統計,山東沿黃地區共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6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87處,國家級非遺項目107項,省級非遺項目449項;建成A級景區622處,占全省總數50%,其中5A級景區4處,4A級景區102處;旅游度假區13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8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13個,形成5個環城市游憩帶、8個集群化發展縣和一大批集群化發展鄉鎮、連片開發區,為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打下了良好的產業基礎。

當前,該省堅持“竣工一批、開工一批、推進一批、儲備一批”,策劃梳理入庫項目200項。先后建成濟寧曲阜尼山圣境、德州夏津德百旅游小鎮、濱州惠民鑫誠旅游休閑小鎮等一批黃河文化旅游標志項目。兩年共貼息支持沿黃地區15個重點文旅項目2962萬元,帶動沿黃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0億元;建立黃河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庫,計劃總投資超過5700億元。

為推動融合業態供給,該省推動黃河流域文化旅游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等戰略相結合,促進黃河文化與儒家文化、齊文化、泰山文化、海洋文化、紅色文化、現代文化等文化形態的融合發展;積極挖掘“非遺”資源,通過非遺+文創、非遺+演藝、非遺+節慶等手段,培育以文創為核心體驗的景區和商區。

此外,山東省結合自身優勢,建設風景廊道,培育黃河文化品牌。該省完善黃河干線旅游交通設施建設,打造高標準的特色景觀道路;優化黃河沿線景觀設計和旅游標識,全面提升沿黃道路景觀環境質量;建設黃河自駕旅游廊道,打造既有黃河共又具地方個的黃河驛站體系。以“黃河入海”旅游品牌為引領,沿黃自駕景觀廊道為主干,沿黃重點旅游城市、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點和文化遺產為支點,打造黃河文化精品旅游帶。(記者 張依盟 孫寒)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