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國內旅游市場 “人從眾”模式再現
廣州重慶長沙成夜游代表城市
攜程與新華財經5日聯合發布的2021“五一”旅行大數據報告顯示,“五一”黃金周國內旅游市場強勢復蘇,熟悉的“人從眾”模式再度回歸。
訂單量同比增長約270%
今年“五一”連休5天,消費者長途出行需求得以釋放。數據顯示,攜程“五一”黃金周總訂單量同比增長約270%,較2019年同期增幅超過30%。
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成都、西安、南京、重慶、武漢、長沙入圍“五一”黃金周十大熱門旅游城市。
數據顯示,在攜程“五一”酒店訂單中,高星酒店占比近四成,濱海度假酒店、市郊度假酒店以及主題樂園酒店成為消費者的“心頭好”。
今年“五一”,消費者跨省出游意愿強烈,攜程機票單日訂單量較2019年同期最高增幅約28%。
在假期全國高速免費通行政策的影響下,今年“五一”租車市場同樣迎來一輪爆發,對比2019年同期,攜程租車單日訂單量最高增幅約330%。
受消費者出游模式轉變以及近期熱門影視劇、綜藝帶動,今年“五一”鄉村旅行愈發火熱。翡翠湖所在的青海茫崖市、怒江第一灣所在的云南貢山縣以及位于西藏那曲市的班戈縣入圍“五一”黃金周熱門排名增速最快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90后”成為出游主力
80后和00后的出游偏愛有什么不同?
今年“五一”,“90后”在出游人群中占比達37%,成為出游主力;“80后”位列第二,占比27%;“00后”在這個“五一”黃金周中表現不俗,占比21%,旅游消費直追“80后”。
在“00后”所青睞的熱門景區中,華山位列第一,圓明園、頤和園、拙政園緊隨其后,主題樂園類景區僅有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入圍前十。對于這一代年輕人來說,既要擁有歷史文化的厚重感,也要參與體驗感強、挑戰性高的玩樂項目。
而“80后”偏愛的前十大熱門景區有六席為主題樂園類景區,分別為: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上海海昌海洋公園、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北京歡樂谷、中華恐龍園。可見,“溜娃”才是“80后”小長假中的頭等大事。
通過關鍵詞搜索則可以發現更多差異之處。在“00后”的關鍵詞搜索中,“小吃”“夜市”“奶茶”“打卡”“地標建筑”位列熱度前五;而“80后”的關鍵詞則是“景區”“三亞”“自駕線路”“酒吧”“長隆”等。可見,年輕人更加偏愛碎片化的旅游體驗。
音樂節成主流度假方式
當旅游消費場景漸漸由“日”向“夜”,在熱門旅游城市之中,重慶、長沙、廣州成為夜游代表城市。其中,重慶兩江游、湘江游輪橘洲之星、珠江夜游等玩樂體驗廣受消費者青睞。
受出境游消費回流影響,“五一”小長假品質休閑游趨勢更為顯著。攜程私家團訂單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230%。同時,經驗豐富的當地向導也為游客帶來諸多全新玩法,“五一”假期攜程當地向導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120%。
隨著年輕力量的崛起,音樂節也成為主流度假方式之一。來自攜程社區的數據顯示,4月1日-4月20日,關鍵詞“音樂節”搜索量環比提升近一倍,較2019年同期提升近五成,2021北京草莓音樂節、2021上海草莓音樂節、2021海南萬寧M_DSK音樂節擁有較高關注度。
值得一提的是,紅色旅游在今年“五一”也是熱門之選。數據顯示,“紅色旅游”關鍵詞在“五一”期間環比提升約7倍。與2019年同期數據相比,攜程紅色旅游景區訂單量實現約375%的增長,圓明園、中山陵景區、中國國家博物館、天安門廣場、狼牙山等為熱門紅色旅游景區。
“Z世代”的“五一”假期:玩轉“新奇特”
種草“國潮”忙打卡、跟著“盲盒”去旅行、潮玩音樂享不停……這個“五一”小長假,“Z世代”(一般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人群)別具一格的度假消費新體驗,勾勒出他們對“美好生活”定義的又一個側面,也折射出我國消費復蘇的強勁韌性和升級潛能。
在網紅導流、直播打卡、盲盒開箱等高社交屬性旅游推廣新模式帶動下,一批“網紅”城市、“小眾”景點的熱度明顯提升。飛豬平臺數據顯示,西北西南“五一”熱門旅游目的地“黑馬”頻出,西寧、烏魯木齊、蘭州和丁真家鄉四川甘孜搜索熱度同比分別漲超630%、500%、380%和510%。同時,年輕人喜愛的潮玩音樂、漢服體驗、極客飛行等“新奇特”度假體驗也廣受歡迎。
“太嗨了,快被‘炸’暈了,要的就是這種感覺!”5月3日晚,成都融創文旅城熱氣球電音派對現場霓虹閃耀、聲浪環繞,西安“95后”女孩小姚揮舞熒光棒隨著節奏動感起舞。她頭天專門趕到成都,和幾個本地朋友約好一同參加這場假日潮流音樂聚會。
“‘95后’甚至‘00后’正踏在消費的潮頭浪尖,他們的消費規模和體量日益強大,這些消費新勢力也必然成為商家在節假日期間的精準營銷對象。”西南財經大學消費經濟研究所所長張恩碧分析,年輕人重視多樣化、品質化的消費體驗,涌現出來的新業態各具特色。
“這一輩的年輕人物質世界更加豐富,知識視野更加廣闊,也更崇尚個性、興趣多元和喜愛社交。”中國消費經濟學會會長楊繼瑞說,有報告顯示,“Z世代”群體規模達2.6億人,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度假還是日常,他們的消費主張都更加強調參與感和體驗感。
楊繼瑞認為,當代年輕人個性化、多元化等標簽的背后,其實是自我價值實現的消費態度,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全新定義,并且漸漸地將視線投向了傳統文化和本土品牌,助推一些小眾興趣愛好發展為大眾消費熱點,“考古文旅熱”“國潮熱”都是代表性的市場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