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鍛煉游玩 老年人玩戶外切莫貿然進山

發布時間:2020-10-27 15:41:04  |  來源:北京晚報  

今年以來發生的山岳救援有39起。其中,被救援人在60歲以上的老人有13起,約占總體的33%。值得注意的是,這13起登山遇險事件中,僅有兩起發生在正規景區,其余11起均發生在野山中。記者發現,驢友探險、鍛煉游玩、采摘野味是老年人進山的三大動機,而掉隊迷路、體力不支、突發疾病等則是老年人遇險的直接原因。

跟著驢友探險 容易掉隊脫隊

不少老年人喜歡跟著驢友團一起登山探險。但是,一些領隊缺乏帶隊經驗,不能肩負起領隊的責任,致使有的老年驢友掉隊。

今年4月18日,一支10人戶外驢友團隊徒步穿越門頭溝區一條險峻的登山路線。當天18時左右,同行驢友發現團隊中一名67歲的張姓男驢友掉隊,因山中手機信號問題,隊友始終無法定位張某。

當天晚上,門頭溝區消防救援支隊和門頭溝藍天救援隊聯合進山搜救。19日1時左右,救援人員在荒野中發現了燈光,喊話后確認是失聯驢友張某,其身體有輕微擦傷。

除了“被掉隊”,有些老年驢友缺乏團隊精神,在不和隊友及領隊溝通的情況下,中途臨時改變主意,更換路線,這種“自行脫隊”的行為也極易遇險。

今年6月6日,一名六旬男性驢友在門頭溝區齋堂鎮栢峪村至黃草梁附近,參與戶外驢友團爬山時,自行離開失去聯系,該驢友團領隊及時報警求助,各方救援力量夜行徒步十余公里,歷時十余小時,成功找到了這名被困驢友。

爬山鍛煉游玩 切莫貿然進山

鍛煉身體、放松心情是不少老年登山愛好者的初衷。然而,不提前規劃好時間和路線,不看天氣預報就貿然進山,容易發生迷路、體力不支等問題。

今年8月17日晚,在昌平區崔村鎮的一處野山中,一男一女兩名驢友因雨天霧重被困??紤]到兩人都已65歲,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聯合鎮政府工作人員、公安民警、藍天救援隊等力量,組成四十多人的救援隊伍,雨夜兩次進山搜救。

“山間剛下過一場小雨,云迷霧鎖;山路泥濘不堪,布滿了濕滑的碎葉;山上巨石聳立,溝壑崎嶇,滿山稠密的樹林和灌木叢,根本就沒有路。”參與救援的消防員說。

直到18日早晨,救援人員才到達事發地點接到被困老人,其中一位老人還穿著短袖、褲衩和拖鞋,好在兩人身體均無大礙。

據了解,兩位老人是附近村民,經常相約在下午爬山鍛煉身體。17日16時左右,兩人翻越柵欄從香堂村北側登山,到達山頂后本想下山返回,卻發現霧氣太大,加之天色已晚,路況不熟,兩人不敢輕易下山。

進山采摘野味 摔傷得不償失

春天來了上山摘點野菜,秋天到了進山采點蘑菇……先不說這些“野味”是否存在衛生安全問題,僅一心二用“采摘又爬山”也容易發生意外。

今年4月19日,在房山區燕山附近的野山中,一名六十多歲的男子和三名朋友摘野菜,當這名男子爬樹摘野菜時跌落導致小腿骨折。

“為了那點野菜而受傷,連一瓶輸液的錢都不夠,自己受罪不說,也讓家人跟著擔心,得不償失。”參與救援的藍天隊員說。

10月2日,在平谷區東高村鎮大莊戶南山,一名六旬老人在山上采蘑菇時,因雨天路滑,被困于一處100米左右高的陡坡。由于現場砂石松軟,被困老人不敢下山,平谷消防救援支隊的指戰員利用繩索等救援裝備安全護送老人下山。

救援人員

不應苛責遇險老年人

老年人該不該爬山?房山藍天救援隊隊長陳海軍表示,不應苛責那些為了鍛煉游玩而爬山的老年人。

但是,理解包容老年人希望登山活動的心情,并不代表支持老年人隨意攀爬野山。“一是要選擇正規景區,拒絕爬野山;二是結伴而行,不獨自一人進山;三是要做好充足的規劃和準備,四是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自信和樂觀,敬畏自然。”一名救援人員告訴記者。(張宇)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