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1億變成賺2億!謀劃重組的大連熱電,半年業績為何快速“變臉”?

發布時間:2023-09-26 10:54:50  |  來源:中財網  

上交所要求大連熱電一個月內提交經全體董監高人員簽字確認的整改報告。

針對大連熱電半年度業績預告披露不準確,且業績預告更正公告披露不及時的情況,9月25日晚,上交所向大連熱電(600719.SH)及公司時任董事長、時任總經理等人予以監管警示。

今年7月13日,大連熱電披露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約為-1億元到-1.2億元,預計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01億元到-1.21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由盈轉虧。


【資料圖】

一個多月后,8月22日,大連熱電突然發布業績預告更正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再次測算,預計2023年半年度實現歸母凈利潤2億元到2.35億元,預計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42億元到-1.07億元。

更正公告發布的次日,大連熱電披露了2023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0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7億元,同比增長38.54倍,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1.35億元。

上交所指出,半年度業績是投資者關注的重大事項,可能對公司股價及 投資者決策產生重大影響。但大連熱電業績預告披露不準確,實際業績與預告金額存在較大差異,歸母凈利潤的盈虧性質發生變化,影響了投資者的合理預期。同時,公司遲至2023年8月22日才發布業績預告更正公告,更正公告披露不及時。

上交所表示,對大連熱電及時任董事長田魯煒、時任總經理張永軍、時任董事會秘書郭晶、時任財務總監孫紅梅、時任獨立董事兼審計委員會召集人劉曉輝予以監管警示,并要求大連熱電在收到決定書后一個月內,提交經全體董監高人員簽字確認的整改報告。

熱電業務連年虧損的大連熱電,目前正在籌劃一系列重大資產重組。約兩周前,大連熱電和恒力石化(600346.SH)雙雙披露公告,后者擬將子公司康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康輝新材”)分拆,借殼大連熱電上市。本次“分拆+重組”涉及三個部分:大連熱電重大資產出售、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募集配套資金。其中,大連熱電重大資產出售、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互為前提。

若重組完成,大連熱電通過本次交易,退出熱電業務,康輝新材將成為公司之全資子公司,未來將定位于新材料行業,具體涉及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和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材料產品。

近日,大連熱電披露了本次重大重組的問詢函公告。上交所就康輝材料的資產整體評估情況、鋰電隔膜業務估值、業績承諾安排保障、出售資產的評估方式及支付方式、大連熱電的預付款等多方面進行了問詢。

根據重組草案,鋰電池隔膜業務系康輝新材新拓展的業務,首條生產線于2023年6月才產出合格品,未產生實際營業收入,2023年下半年預期銷售收入為0.88億元、毛利率為15.6%,2024年預期銷售收入14.85億元、毛利率為34.2%,遠高于目前生產銷售水平,這又是康輝新材凈資產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交所要求大連熱電補充披露鋰電池隔膜產線目的投產情況、生產良率,是否存在良率爬坡的情況,如是請說明良率爬坡的具體過程及對生產量的影響;,并結合目前的送樣情況、銷售情況、在手訂單、相關領域的發展趨勢及行業內競爭情況,說明預期銷售收入的實現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此外,康輝新材的整體評估情況也受到上交所高度關注,大連熱電被要求就七大方面具體說明標的資產的整體評估情況。

根據草案,2022年,恒力石化對康輝新材累計認繳出資額為30億元,由此康輝新材2022年末凈資產賬面價值增至61.02億元,而本次重組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值高達101.53億元。2022年、2023年上半年,康輝新材的凈利潤僅為1.61億元、0.50億元,而2024-2026年預期凈利潤分別較2022年增加457.15%、696.46%、861.09%,預期凈利潤增長也成為了康輝新材凈資產評估增值的重要原因。

上交所要求大連熱電就合康輝新材目前經營狀況、行業地位、議價能力、戰略規劃等,說明各產品預期實現銷售量及 銷售價格的依據及假設,關于營業收入、凈利潤大幅增長的評估結果是否審慎、合理,規劃建設產能能否得到消化,原有產能利用率下降或不足的情況下仍大量 新建產能的合理性。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