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A股市場,就有近20家上市公司披露過在土耳其的經營收入,涉及新材料、智慧物流、激光超導、工業互聯等科技賽道,以及會展、電力、紡織、基建等領域。
土耳其當地時間2月6日4時17分發生7.7級地震,多人遇難。有機構預計,此次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在10億美元至100億美元之間,或達到土耳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
土耳其位于亞洲最西部,處于亞洲、歐洲、非洲三大洲的交界處,是地區重要經濟體之一,不少中資企業在土耳其境內的商貿經濟活動活躍。
(相關資料圖)
據記者粗略統計,僅A股市場就有近20家上市公司披露過在土耳其國家的經營收入。以上公司涉及新材料、智慧物流、激光超導、工業互聯等科技賽道,以及會展、電力、紡織、基建等領域。
從土耳其貢獻的營收總額以及營收占比來看,卓郎智能(600545.SH)對該國的“依賴”最為突出,2022年上半年披露的營收數據為4.76億元,占比為20.59%。
卓郎智能主要業務涉及紡織機械行業,是全球范圍天然纖維紡織機械領域少數能夠提供從開清棉組、梳棉機、粗紗機、細紗機、 加捻機、倍捻機及轉杯紡紗機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土耳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紡織品和服裝制造國之一,紡織業是該國第二大產業,曾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5%和工業總產值的17.5%。
中國歷來與土耳其商貿往來密切,中國還是土耳其前五大貿易伙伴之一。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2021年1-12月,中土貿易額342.3億美元,同比增長42.2%。其中,中國對土出口291.9億美元,同比增長43.5%
不過由于全球經濟環境不穩定、貿易摩擦加劇、新冠疫情反復,卓郎智能最新的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2年年度歸母凈利潤將虧損2.75億元至5.50億元。
此外,上海電力(600021.SH)2022年上半年在土耳其的銷售收入為2.25億元,占比1.39%。米奧會展(300795.SH)2019年上半年有15.39%的營收來自土耳其,規模達2598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多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亦在土耳其開展相關業務,包括映翰通、明冠新材、科捷智能、石頭科技等。
其中,科捷智能曾披露2021年有500余萬元收入來自土耳其,但營收占比僅0.4%;明冠新材2018年披露700余萬元收入來自土耳其;映翰通2019年在土耳其的營收為70余萬元。
就土耳其地震對公司業務影響據記者今日聯系了多家A股上市企業。
一家新材料企業的董秘告訴記者,公司在土耳其有一個銷售客戶,一年幾百萬銷售業績,這次地震客戶不受影響,對公司也沒啥影響。
另一家從事家居清潔產品研發銷售的企業,公司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記者,在土耳其有業務布局,但在那邊的業務就像一個淘寶店一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公司整體業績沒什么大的影響。
科捷智能公司工作人員則表示,因不是業務端,國外業務具體情況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