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科技:300709精研科技調研活動信息20230115

發布時間:2023-01-15 22:35:16  |  來源:中財網  


(相關資料圖)

證券代碼:300709 證券簡稱:精研科技

江蘇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

編號:2023-001

投資者關系活動類別?特定對象調研 ?分析師會議 ?媒體采訪 ?業績說明會 ?新聞發布會 ?路演活動 ?現場參觀 ?其他 (電話會議)
參與單位名稱及人員姓名中信證券 胡葉倩雯、唐佳 國信證券 胡劍 國盛證券 鐘琳 西南證券 徐一丹 中泰證券 張瓊 華泰證券 王心怡、陳旭東 華安證券 李元晨、高力洋 海通證券 李軒 浙商證券 石凌宇、周黎萍 銀河證券 王森 興業證券 姚丹丹 侏羅紀資產 孫愷 中金公司 溫晗靜、曹佳桐 中華聯合保險 袁超 奧天奇投資 張順宗 量化投資 竇長民 衍航投資 龐宇超 博道基金 徐帆 財通證券 吳姣晨、白宇 東方財富證券 鄧迪飛 東方證券 江舟 富邦基金 衡攀宇、喬培濤 富國基金 王佳晨 廣東民營投資 江湧、唐玉堂 進化論私募 袁月 中大君悅投資 吳季軒 聚力財富 劉帥彬 華西基金 王寧山 嘉實基金 謝澤林 健順投資 龔宇瓊
第五公理投資 陳樂天 九泰基金 趙萬隆 民生加銀 王悅 富澤資產 董博 德鄰眾福投資 何開放 德岳投資 毛以超 混沌投資 朱宇軒 瞰道資產 顧倩 鶴禧私募基金 李崢嶸 瓴仁私募基金 余高 ??べY產 張航、劉國星 涌樂股權投資 岳雄偉 頎臻資產 黃婷 申萬菱信 卜忠林 前海大千 竇巍、尹川 前海德承 俞清 安卓投資 鐘平昌 前海美銀 季龍 前海華杉 廖佳楷 灃相投資 楊宜洋 中泓匯富 余一奇 首創證券 何立中 興業銀行 倪斌 易米基金 楊臻 玄卜投資 雷剛 翊安投資 張益鋒 銀華基金 郭磊、王卓立 長信基金 孫玥 長安基金 劉嘉 招商銀行常州分行 于哲 旌安投資 孔凡熔 中融鼎(深圳)投資 吳函亮 中炬資產 曹博 眾志匯通資產 劉玉紅 中信建投證券 秦基栗、林赫涵、王天樂 投資者 李梓澎、李書穎、張夏璐、曲芳、黃盼盼、戴超原
時間2023年 1月 15日
地點公司會議室(線上交流)
上市公司接待人員姓名董事長、總經理:王明喜先生 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黃逸超女士 傳動事業部副總:朱衛東先生
投資者關系活動主要內容介紹管理層發言: 公司 2022年出現這么大的業績變化,向各位投資者鄭重道歉。 2022年度公司虧損的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1)第四季度主營業務 MIM板塊補提存貨跌價準備 1億元至 1.2億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70億元至 1.77億元。合計影響預計 2.7億元至 2.97億元。(2)四季度安特信補提存貨跌價準備 2,500萬元至 3,000萬元。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2,500萬元至 3,500萬元,合計影響 5,000萬元至 6,500萬元,上述兩項減值影響共計 3.2億元至 3.62億元。(3)排除上述兩項計提減值的影響,公司經營層面的業績也未達預期,從收入端看,年初公司制定的目標是完成銷售 30億元,實際收入規模和預期差異較大,其中MIM板塊的收入未達預期是主要因素,尤其是 MIM主營業務在四季度大幅度下滑,造成了單季度的利潤虧損。 具體業務層面,分消費電子板塊、安特信、傳動業務拓展進行介紹: 1、消費電子板塊方面: 從利潤端看,2022年海外大客戶的持續降價策略嚴重影響了公司盈利能力。具體原因公司已經在業績預告中做了詳細的分析和介紹。在本次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 1.7億元至 1.77億元設備均為大客戶的專用設備;存貨跌價準備的 1億元至 1.2億元存貨中,大部分為大客戶的呆滯物料和庫存,加上項目本身的虧損,合計對公司業績的影響非常巨大。 2022年四季度是公司發展的轉折點,管理層也開始重新審視大客戶供應鏈的生態環境,反思對大客戶的經營戰略。從 2023年開始,管理層將逐步調整經營戰略,謹慎決策,謹慎投資:(1)在前沿技術的開發和研究方面,我們會持續保持和客戶的合作關系;(2)公司會持續加大對其他客戶的開拓力度,包括國內的頭部客戶和海外的其他客戶;(3)會增加對非消費電子行業,包括汽車和醫療行業的開拓和資源的傾斜;(4)大力發展除了 MIM以外的板塊,尤其是傳動機構、折疊屏轉軸、散熱模組、自動化設備等偏向于設計組裝的輕資產的業務板塊。 2、安特信方面: 2022年度,安特信在上半年度仍持續虧損。從二季度開始,通過嚴格執行公司管理層定下的“利潤導向”的經營策略,對于虧損項目,經過和客戶反復的議價,在確定無法漲價的情況下,果斷終止相關業務合作,避免了虧損的進一步擴大。經過持續的業務調整以及內部管控的梳理,在下半年度,安特信經營層面有所好轉、實現大幅減虧到盈虧平衡。綜合全年來看,安特信經營層面的虧損主要是受上半年度虧損的拖累。目前安特信 2022年度商譽計提之后剩余整體規模大概在2,100萬至 3,100萬的規模,庫存結構良性,整體開始變得比較良性。
3、傳動業務的拓展情況: 公司傳動業務包括兩大模塊:一是折疊屏轉軸業務,二是微型精密傳動模組業務。 折疊屏轉軸模組方面,2022年度不管是各個機構的折疊屏銷售預測數、還是各個品牌方面的實際出貨情況,均比 2021年度增長明顯。2023年度的折疊屏出貨預測,從目前咨詢機構的預測情況、結合公司已經了解到的信息看,仍然有望繼續保持大幅的增長。業務開拓方面,主流安卓系客戶,除了現有的量產客戶外,已經有其他客戶確定合作,預計在 2023年實現量產出貨。其他主流安卓系客戶方面,公司都在項目預研和準備中。二線品牌方面,目前看也都在發力折疊屏,有些品牌也已經確定合作。我們認為,品牌方面對于折疊屏的認可度和發力程度還是比較高的,公司持續看好折疊屏的發展空間。 微型精密傳動模組方面,公司在 2022年度,已經進入了掃地機器人頭部的企業供應鏈,包括添可、石頭科技、樂生等客戶,并在 2022年已有項目進入量產階段,產品也從蠕動泵拓展到地刷、行走輪等;還進入了安防攝像頭、智能家居等板塊。新能源汽車方面,2023年度預計將有 2個項目進入量產階段。未來公司將繼續布局醫療方面的微型精密傳動件、及工業機器人的微型精密傳動件等。 2023年度,希望能夠作為公司的新起點,輕裝重新上陣,依照公司的既有戰略方針實現轉型。 問答環節: 1、從長期看,結合資源分配和未來戰略規劃,公司想要發展成一個什么樣的公司? 答:公司是一家以 MIM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公司在行業中、客戶群體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口碑,也取得了國家工信部頒發的單項冠軍,但是目前 MIM全球市場 200億左右的規模,公司從上市以后,一直在尋找新的增長點,也布局了包括傳動、散熱、安特信以及自動化等業務板塊。 從長期來看,公司希望能夠向輕資產方向轉型,發展成為大市場、重技術、小生產這種“啞鈴結構”的公司。這也是我們布局傳動、散熱等板塊的原因。從傳動開始,公司已經體驗到了設計能力帶來的附加值和紅利。目前這個戰略方向已經清晰,在公司內部定位清楚。 2、公司對于海外大客戶合作及市場開拓后續的展望? 答:海外大客戶仍將是公司的重要大客戶。公司會汲取之前的教訓,謹慎決策,決策方面做好量產投資以及風險管控的評估,商務方面謹慎備庫、不盲目跟進降價需求,運營方面繼續優化、降本增效,并協同客戶一起做好降本改善,維護好和客戶的戰略關系,關注整體盈利水平。同時將繼續推進和客戶在前沿技術方面的合作和開發。
同時,公司將持續加強市場能力和營銷團隊建設,未來將大力拓展其他北美客戶;盡量配合安卓系客戶,爭取設計和組裝定單。對于設計和組裝業務,目前除了傳動業務板塊外,瑞點一直從事著汽車的塑膠活動結構件的設計和組裝業務,安特信一直從事著聲學類產品的設計和組裝業務,目前廣東精研也在 2022年度成功開拓了相關業務板塊,未來公司將適當傾斜資源,從更長期的維度看,整體組裝業務的比例有望逐漸提升,成為營收的主要來源,公司收入結構也將同步發生轉變。 3、如何看待折疊屏滲透率的提升趨勢? 答:公司認為趨勢會越來越明顯,不管從全球的出貨量看,還是從公司掌握的信息看。目前三星應該是整個行業中出貨量最大的品牌方,國內品牌方的銷量預測在第一代產品發布的時候比較保守,但是隨著產品的更新迭代,品牌方的銷售預測和增長趨勢還是比較樂觀的。目前品牌方也在不停的推出新的產品,從長期看,國內品牌方的增長趨勢和增長率會比較可觀。 4、怎么看待大客戶收入的趨勢?其他產品是否會受到影響? 答:來自于大客戶的需求持續在增加,但是未來公司會更加謹慎對待,尤其是在投資方面,公司將謹慎評估和跟進,同時更加關注業務的盈利能力,對于有盈利空間的項目,我們能爭取的還是會去爭取。健康的供應鏈生態是需要商務合作伙伴共同去維護和發展的,公司將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進行商務積極洽談、爭取合理的商業利益,對于不符合自身利益需求及違背行業健康發展趨勢的,公司將坦誠溝通,放棄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5、折疊屏鉸鏈的 MIM零件會被未來其余技術方案替代嗎? 答:目前折疊屏轉軸對 MIM業務的需求比較剛性,公司會在技術和生產管控方面持續發力,保持技術方面的領先性,保持競爭優勢。目前手機折疊屏轉軸,尤其是水滴形態的轉軸方案,目前設計的結構和零件仍然比較復雜,而且對于產品零部件的韌性、剛性、重量、可靠性、一致性方面還是要求比較高的,目前看,MIM件仍然是最適合的工藝,所以折疊屏轉軸對于 MIM件的應用需求還是很確定的。 6、公司在折疊屏鉸鏈的組裝方面,競爭優勢是什么? 答:雖然鉸鏈組裝本身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但是最核心的還是在于硬件一致性的管控以及參與設計、測試的能力。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公司能夠很好地配合客戶的開發并根據已經積累的豐富的MIM件生產經驗,向客戶提供一些設計改進和性能測試的建議,貼近客戶的需求。同時,公司在 MIM件的尺寸、精度方面的優勢明顯,在組裝過程中,也形成一定的競爭優勢。 7、公司展望未來在折疊屏方面的收入規劃,從 2-3年甚至更久的維度,怎么看公司未來的收入規劃?
答:公司主營業務為 MIM零部件業務,從 2019年開始布局了傳動和散熱兩個事業部,主要原因在于,從行業的長期發展看,MIM的市場空間差不多在 200億人民幣左右,是一個相對細分的領域,而近幾年公司布局的傳動和散熱業務板塊,市場空間遠遠大于MIM的市場空間。雖然截止 2022年度,公司在傳動業務板塊的收入占整個營收的比重還比較低,但是未來應該會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這也符合公司中遠期的規劃。也就是說,雖然公司目前主營業務仍然是 MIM業務,但是其他業務板塊如傳動、散熱的營業收入將逐漸增長,超過 MIM主營業務,這也是公司的戰略布局和長遠的目標。 8、微型精密傳動業務目前已經切入智能家居板塊,據觀察這個領域逐漸走向紅海,請介紹下公司在該業務板塊未來的規劃? 答:智能家居業務屬于小家電板塊,我們認為后續的確會逐漸進入紅海。但公司看還是有一定競爭優勢的,以公司產品蠕動泵為例,目前產品的精度已經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這也是公司能夠進入這個行業的原因。未來智能家居板塊,公司在項目有盈利的基礎上保持一定的收入份額。而在微型精密傳動業務的戰略布局方面,智能家居板塊只是起步環節,戰略層面,我們的目標是開拓新能源汽車、醫療、及工業機器人等方向的精密傳動零件及模組的業務。目前,公司在這三個方向都已經開始布局,2023年度,預計會有兩個新能源汽車項目開始進入量產。 9、傳動在汽車的項目未來的戰略,是更看重盈利還是收入規模? 答:汽車對于傳動機構的需求比較多,公司目前新進入該業務領域,主要從事的是新型附加值較高的傳動機構,譬如新能源汽車中新出現的一些傳動結構件,像電動出風口,公司在 2022年初收購的瑞點精密,有一個成熟產品就是手調節的汽車空調出風口。公司結合傳動和瑞點的業務能力,實現了電動執行器的驅動方案,在空調出風口配置電動執行器,可以實現空調出風口的電動調節,目前正在面對客戶進行產品推介中。瑞點長期配套汽車類客戶,且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認證周期會短于傳統燃油汽車,這也是傳動在拓展汽車項目上比較有利的一個方面。 未來,公司還是會以技術支撐,以利潤為導向,在此基礎上再去做大收入,不會未來追求收入規模而放棄這個指引,去做一些虧本項目,這不符合我們的戰略目標和考量。 10、安卓系的 MIM產業競爭格局是否可能惡化? 答:公司不這么認為。據我們了解,目前行業的確是發生了一些轉變,安卓系客戶對 MIM件的需求在發生重要的變化,特別是轉軸件,對于MIM件的品質、精度以及一致性等的要求特別高,一些小公司不管是產能還是品質方面應該不能滿足客戶需求的。 11、此前海外大客戶 14PRO卡槽出問題是否與公司有關?后續與海外大客戶的合作展望,有無參與其 MR產品?
答:卡槽問題我們不清楚,但肯定跟我們沒有關系,因為大客戶的卡槽不是用 MIM技術來做的。 客戶的其他產品需求,如果評估下來整體盈利水平可以,我們會努力去做好。
附件清單(如有)
日期2023年 1月 15日

關鍵詞: 業務板塊 主營業務 傳動機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