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黃桃罐頭沖上熱搜。澎湃新聞記者采訪獲悉,部分平臺短暫缺貨,超市水果罐頭銷售上升。此外,不少藥房,抗原試劑銷量陡增。
“桃過疫情。”近日,社交平臺上一張黃桃罐頭銷售區附著的廣告語引發網友關注。部分省市也傳出黃桃罐頭賣斷貨的消息。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聯華超市獲悉,該超市沒有細致收集黃桃罐頭的數據,但是本周水果類罐頭的銷量明顯增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商家打出“桃過疫情”的廣告語。(圖片來自網絡)
盒馬App搜索“黃桃罐頭”,顯示“補貨中”
12月11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點擊盒馬App,黃桃罐頭只有一款,且顯示無貨。盒馬鮮生透露,黃桃罐頭庫存原本也不多,以往購買的人也不多。12月8日星期四,環比增長188%;12月9日星期五,用戶購買熱情突漲,增長1921%,所有門店庫存售罄。12月11日星期日到貨上架,但今天一半以上門店已經售罄;明天還會陸續有補貨上架。 在奧樂齊超市,店員透露,黃桃罐頭原本存貨就不多,目前貨架已售罄。
對黃桃罐頭的熱銷,有網友表示:“看不懂,我是南方長大的孩子,真的,黃桃罐頭,大概十年才吃過一次。”也有北方網友在社交平臺表示,如今,根據曬出的囤貨情況可以很容易地判斷一個人的家鄉:如果他的儲備里有黃澄澄的黃桃罐頭,那對方多半是來自東北或其他北方地區。
“我們東北的小孩,小時候發燒,都是吃黃桃罐頭的,在我們看來,它不單純是種食物,人們也打心里清楚它沒有實際功效,但它就是能象征著康復,和安心。”來自東北的張先生說道。
12月9日,某罐頭品牌在某社交平臺發文辟謠稱,黃桃罐頭本身沒有任何藥效作用,并勸網友們理性囤貨,不要盲目跟從。
外賣平臺搜索“黃桃罐頭”,供貨充足
澎湃新聞在外賣平臺搜索“黃桃罐頭”,供貨商家不少,貨源充足。
此外,澎湃新聞記者留意到,這個周末,社交平臺關于“約管”,以及“新冠抗原試劑”的討論陡增。
“我們學校要求周一線下上課,要么提供24小時核酸陰性報告,要么抗原陰性報告。然后家長擔心核酸檢測亭10人一個混管,萬一混陽了影響學生上課,就索性同小區認識的鄰居約著一道核酸。這幾天,‘約管’在我們小區還蠻普遍的。”家住浦東的林女士說道。
同樣的,不少市民擔心混管陽性風險,轉為購買抗原試劑自行檢測。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藥監局獲悉,為了方便市民查詢周邊藥店供藥情況,上海已上線“上海藥房”App,市民在首頁輸入四類藥或者抗原試劑,就能查到離定位地點最近的藥房以及是否有貨。12月11日晚,記者隨意撥通兩家藥房電話,一家沒人接聽,另一家雷允上工作人員透露,抗原試劑這兩天進不到貨,“這兩天來買的人很多,但是之前的備貨量都不大,估計要過兩天會好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