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市值超9500億元的全球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00750)晚間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165億元-180億元,同比增長112.87%-132.22%;預計第三季度凈利潤88億元–98億元,同比增長169.33%-199.94%。
【資料圖】
Q2凈利66.75億元,據此計算,預計Q3凈利88億元–98億元,環比增長32%-47%,繼2021年第四季度后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截至10月10日,6個月以內共有44家機構對寧德時代的2022年度業績作出預測,其中歸母凈利預估均值為267.2億元。盤后公布實際三季報預測最高值為180億元,占機構預測均值的比列為67.36%,低于3/4。
談其業績增長的原因,寧德時代在公告里表示,隨著國內外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動力電池及儲能產業的市場持續增長。公司不斷推出行業領先的產品解決方案,加強市場開拓力度,加之前期布局的產能釋放,產銷量明顯提升,推動公司全球市場地位持續領先的同時,也實現了盈利規模的快速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寧德時代上半年動力電池系統業務實現營收791.43億元,同比增長160%,占比超7成,動力電池裝機量連續四年世界第一。儲能業務營收127.36億元,占比超11%。
消息面上,9月26日,三部委聯合發布延續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政策,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間內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安信證券認為,本次政策發布進一步明確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信心與決心。將進一步帶動明年新能車銷量,國內維持30-40%增速,全球增速預計達40%。有業內人士預計,2025年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將達到約600GWh,2030年則將在1500-2000GWh之間。
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8月的全球動力電池裝機排名中,寧德時代依舊把持首位,累計裝機量102.2GWh,市占率達35.5%,同比增長114%。東吳證券(601555)陳睿彬在9月14日研報中預計,下半年公司在國內市場份額可超50%。同時,公司在歐洲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預計22年寧德全球份額可提升至35%+,全球龍頭地位穩固。
產能方面,寧德時代積極擴產,其中廈門基地、山東濟寧基地、洛陽基地擬分別投資不超過130/140/140億元建設電池生產線,匈牙利基地擬投資不超過73.4億歐元(約合509億元人民幣)建設100GWh動力電池產能支撐海外業務發展。西部證券(002673)楊敬梅在8月29日研報中測算,公司22年底產能規模超440GWh,長遠看25年公司電池產能預計擴至近1TWh。
同時電池技術方面,寧德在今年推出備受矚目的CTP3.0麒麟電池,其中采用全球首創電芯大面冷卻技術。據媒體報道,麒麟電池將在今年年底就實現量產出貨,而不是此前一度宣布的2023年。首批量產電池將于明年第一季度裝載于吉利汽車旗下的純電豪華MPV極氪009系列上市。
此外,在儲能電池方面,2021年寧德時代儲能電池出貨量16.7Gwh,同比增長599%,以24.5%的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一,呈現爆發性增長。光大證券(601788)預計,2022年全年儲能電池產量將超過60GWh,同比增速接近100%;即便在原材料成本高位的情況下,2022年全球儲能行業仍將保持超過100%的增速。
英大證券6月27日研報中表示,考慮到國內風光強配儲能政策以及海外儲能電站裝機需求暴漲,電力側儲能將帶來持續爆發,疊加通信、數據中心等其他領域的儲能需求,預測寧德時代2022-2024年出貨量將達到36GWh、50GWh、66GWh,成為公司第二業績驅動力。
根據盈利預測與估值測算,東吳證券曾朵紅10月7日研報中預測,公司2022年凈利潤達280.48億元,同比增長76%,2024年凈利同比增速驟降至36%。
值得注意的是,近半個月以來,A股鋰電池公司共計已砸下超949億元擴產,規劃新增產能達179GWh。如果再算上格林美(002340)、中科電氣(300035)等產業鏈其余環節項目,則總擴產投資額輕松超過千億元。大手筆投資背后,新能源電池產能過剩風險隱憂也已浮現。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此前就曾表示,2-3年后碳酸鋰等原材料或將恢復完全供需平衡;2025年中國動力(600482)電池產能或將達3000GWh,屆時電池出貨量可達1200GWh,產能將“大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