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訊息:真報告、假流程?網售審計報告遭查處 起底“電商平臺會計師事務所”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2-07-17 15:55:10  |  來源:中財網  

北京市財政局、北京注冊會計師協會近日根據有關信息對網絡售賣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其他類商業機構和購買審計報告的單位進一步核查取證。對存在違規行為的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以及違規報告使用者,進行行政處罰和行業懲戒。對其他類商業機構違規行為會同相關部門查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部門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資料圖)

在此之前,全國人大代表、天健會計師事務所黨委書記胡少先也曾建議,建立網售審計報告監管長效機制,嚴厲打擊違法網售審計報告行為。

但據《科創板日報》調查,時至今日,淘寶等電商平臺依舊存在不少商家,他們通過與線下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合作”,在電商平臺銷售出具審計報告的服務。只需提供財務報表與營業執照,商家即可提供帶有二維碼與事務所公章的各類審計報告,且出具時間極快。在尋常專項審計動輒一周或數月的審計行業人士看來,如此‘快餐式’出具的“淘寶版”審計報告,往往與廢紙無異。

“淘寶版”審計報告的制作方法

首先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在資本市場上市的上市公司,其審計業務是由具有證券行業執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按照被審計企業真實發生的業務來完成,具有公允許,公信力,并且對所出具報告審計機構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但在證券市場之外,當中小型企業面對相關的審計鑒證業務需求時,往往出于成本的考慮。選擇一些價格較低的會計師事務所,而在此時,“淘寶版”會計師事務所便粉墨登場。

在淘寶一家售賣網絡審計報告的商家的詳情頁,商家聲稱自己出具的報告正規合法,同時帶有全國通用可查的二維碼編號。在用戶下單之后,只需提供營業執照和對應財務報表及相關資料后,即可為客戶出具滿足其需求的審計報告。若按業務難度進行劃分,時間則分布在數小時到數天不等。

據記者通過搜索“審計報告”關鍵詞,在淘寶等電商平臺找到十多家提供審計報告鑒證服務的商家,經過比對之后,對其中銷售額顯示較多的一家進行咨詢。在接入客服之后,工作人員即提供微信,實際交流平臺則脫離了淘寶體系。

通過微信交流據記者了解到,與普通線下會計師事務所相同的是,“淘寶版”會計師事務所仍然是通過被審公司資產規模進行計費,但沒有線下事務所按資產規模百分比計算的那般細致。

舉例來看,在記者咨詢的商家,只要資產規模不超過一億,出具專項審計報告的價格大約在600元人民幣左右,而在時間上,只要提供對應公司的營業執照與財務報表,當日下午即可“發貨”。商家還發送了一份審計報告作為案例佐證。

“真”報告與假流程

據記者查閱該份“淘寶版”審計報告發現,若從內容上講,在未拿到被審公司相關資料之前,該審計報告幾乎沒有破綻。原因在于,其出具的二維碼全國可查,且經得起防偽驗證,而報告書中的內容也與正常報告一般無二,而在報告末尾,則附有公司營業執照,及簽字的兩位注冊會計師的證書,其公章上則印有負責審計的事務所的公章。但這也是整份報告中唯一稱得上“正規”的地方。

原因在于,整份報告的出具流程甚至不用通過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人員,僅僅通過淘寶工作人員代理的形式即可完成,而會計師事務所在整個業務流程中僅需出具掛靠執業注冊會計師的證書,再收取一筆代理費用即可。

但容誠會計師事務所某項目總監告據記者,即便是最簡單的專項審計,也應當派遣審計人員前往現場,通過與原始憑證進行抽取對比,同時與業務人員進行溝通,才能保證出具審計報告一定程度上的公允性。而“淘寶版”事務所通過線上接取未經核實過的財務報表,貿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審計報告,其真實性與含金量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當記者通過商家提供的案例,聯系對應線下的會計師事務所時,對方并未避諱自己通過電商渠道接取業務的事實,并認為這是他們的“渠道之一”。同時還表示,在相同資產規模的情況下,他們只需收500元,即可為客戶出具審計報告,甚至比電商渠道還低。

“簡單縫合”的審計報告 無異于空中樓閣

事實上據記者接觸到的“淘寶版”事務所和線下小型事務所,只是整個審計行業的冰山一角。

因為中注協每年發布的《百大會計師事務所排名》,固然上榜者風光無限,但他們也并未在整個審計行業中實現壟斷。除了A股上市公司,中國更多的中小企業公司,在面臨審計鑒證需求時,也無法承擔收費高昂的知名事務所,換言之,這也是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的生存之道。同時,從會計行業人才的供給角度來說,也存在一定的原因。

縱觀整個會計行業,隨著近年來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風行,及高校經管專業的火熱,分別從學校與社會兩處加大了會計行業的人才供給。但隨便打開一個招聘軟件即可知曉,無論是什么行業,會計崗位的薪資往往靠后,甚至更低,但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往往對此并不知曉。

同時,相比動輒需要采購數百萬元專業教學設備與實驗設備的理工科專業,往往會計專業幾本教材和一些教職人員就可開設,正因如此,會計專業的泛濫并不算意外。作為后果,則是學校為社會輸出了過量的會計行業畢業生。

從出路來看,除了轉行,會計畢業生為數不多的選擇就是去銀行、公司財務或者事務所審計。除了清北復交及少數財經強校,大多數會計行業畢業生與名企和高薪崗位無緣,他們最終的選擇即是收入較低,工作壓力較大的中小型公司財務或者審計。但崗位數量與人才數量的極度不匹配,導致相同崗位的工作要求逐年上升,而收入則開始下降。正因如此,某些會計師事務所才會選擇在線上渠道開展業務,出借資質給淘寶商家,自己則收取一筆代理費用。

但該行為在德和衡律師事務所律師胡繼祥看來,是極其危險的。他據記者坦言,一般中小企業出現審計鑒證需求,往往是出于相關政策的審批需要。而這些企業如果對價格十分敏感,最終選擇從網絡購買審計報告,首先財務報表,乃至原始會計憑證的真實性就無法保證。而在此基礎上,通過淘寶商家未經核實,簡單縫合的審計報告,無異于空中樓閣。

而更為嚴重的是,在整個過程中,虛空“簽字”的注冊會計師,與掛靠的會計師事務所,就會因為寥寥不過數百的代理費用,背上吊銷執照甚至禁止執業的法律風險。因此,線下事務所貿然通過線上代理形式開展業務,一旦企業出現財務出現問題被查處,出具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必然得不償失。

但即便如此,在相當比例中小企業經營困難與會計人才供應過剩的當下,要解決這類問題,僅靠查處和通報一些“淘寶版”事務所,是遠遠不夠的,應有相應的長效治理與綜合應對機制。

關鍵詞: 審計報告 會計師事務所 財務報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