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冠疫情在全國多地散發以及俄烏沖突帶來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成為兩大超預期沖擊,給國民經濟帶來了較大影響。近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發布2022年中期報告,對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報告認為,今年經濟面臨較大沖擊,但主要經濟參數拐點已至,下半年五大因素將支撐經濟企穩回升。
報告分析,自3月份國內暴發新一輪更大規模的疫情,疊加俄烏沖突下的大宗商品價格飆升,這兩大沖擊使得3至5月份的經濟形勢走弱,因此,預計上半年總體經濟增速會在二季度出現明顯回落,但仍有望實現正增長。
報告同樣指出,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用電量、城鎮調查失業率、汽車產銷、房地產銷售等數據都在4月份達到最低點,而在5月份有所恢復。隨著近期疫情因素逐漸消退、宏觀政策刺激力度加大,核心經濟參數的拐點紛紛到來,中國經濟運行的韌性將充分顯現。
展望下半年,我國經濟必將迎來企穩回升態勢,但復蘇的進程將比2020年更加脆弱。報告分析,助力經濟復蘇的五大支撐因素為:疫情因素消退,各地區復工復產復市復商全面推進;宏觀政策刺激經濟基本面改善;在穩增長的基調下經濟將進入“休養生息”模式;“十四五”規劃項目實施落地提供新的基礎性力量;低基數效應助推下半年實現較高同比增速。(記者 趙語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