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全球主要市場下跌時,A股卻霸氣走出獨立行情,持續反彈回升。不過,有些小伙伴發現自己的基金賬戶還處在浮虧狀態,市場反彈2個月卻沒賺到錢,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01 買在山頂
(相關資料圖)
自救指南:耐心等待,不急不躁左側布局
自4月27日以來,滬深300漲幅雖有16.14%,但由于此前超跌,近期漲幅尚無法覆蓋今年以來的下跌虧損,年初至今仍累計浮虧11.04%。投資者如果是在年初高點買入,而后也沒有低位補倉,就有可能出現“市場反彈而賬戶依舊沒有賺到錢”的現象。
年初至今區間為:2022/1/1-2022/6/24,反彈以來時間區間為:2022/4/27-2022/6/24,指數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
那何時能回本呢?我們可以算一筆賬。假設是在 2021/2/18的高點入市,那如果要收復失地,指數從2022/4/27開始所需反彈幅度如下。
反彈幅度計算公式=【1-1*(1+此前累計漲跌幅)】/1*((1+此前累計漲跌幅)。
通常來說,越在市場高位入場,回本所需的修復時間越長。這也給大家提了醒,投資還是要盡可能左側布局,即在市場調整較多、低位時多投。
投資tips:
小伙伴們也不要太著急,雖然當前市場有所反彈,但是相比前期高點還有一段距離。低位補倉,可以加快回本速度。從估值上看,滬深300尚處于近2年14.71%的分位低點(數據來自:wind,截至2022/6/24)。此時小伙伴還可通過選擇定投來緩解焦慮,分批加倉,攤低成本,爭取更多籌碼。另外大家也需要一些耐心,用芒格的話說就是:投資和人生一樣,你需要有耐心、守紀以及即使遭受損失和身處逆境也不會瘋掉的能力。
02 時間太短
自救指南:長期持有,守得云開見月明
投資是項長跑,股票價值的實現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不少小伙伴們可能急于求成,這可能也會造成浮虧。據基金業協會的調查報告顯示,有44.10%的持有者平均持有單只基金的的時間少于1年。持有時間太短,可能也是我們在市場反彈時無法賺到錢的原因之一。
數據來源:中國基金業協會,《2020年度全國公募基金市場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
投資tips:
市場短期充滿了較多不確定性,即使最優秀的基金也未必都能時刻盈利。基民如果持有期太短,往往會對盈利體驗起到相反作用。以偏股混合型基金為例,持有近3年是持有近1年收益率的8倍多。長期持有,方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數據時間區間:2012/6/25-2022/6/24.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代碼:885001.WI,指數過往情況不預示未來表現。
03 賽道單壓
自救指南:均衡配置東邊不亮西邊亮
市場風格持續處在博弈狀態,各個行業間的輪動明顯。如2月表現較好的有色金屬,轉眼就出現在了下月跌幅前3的行列,4月跌幅超-15.53%的電力設備,次月就以12.43%的漲幅拿下了月度第三。這意味著,單押某一賽道很難預期想要的收益。
數據時間區間:2022/1/1-2022/5/31,分類采用申萬一級行業指數,指數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
投資tips:
單押一個行業或者風格的基金極有可能錯過反彈,并且如果市場風格和基金堅持的風格不匹配的話,在反彈期間也會出現跟不上行情。巴菲特曾說在投資時要找“萬變中不變”的東西,比如均衡配置不同的行業風格,有望做到“東邊不亮西邊亮”,也能更有效地分散風險,捕捉更多上漲機會。
買在山頂、時間較短、踏空行情……等等都會讓我們錯過短期的反彈。但如果我們能總結每一次的經驗教訓,并找到合適的投基方法,比如選擇均衡配置的長期績優基金,用時間換空間,低位時合理補倉,那么短期錯過的行情,恐怕就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