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此次降準?
解讀一,本次是流動性較為充裕下的降準,信號意義為主。
解讀二,價格型工具不是首選,近期政策將繼續注重結構。
解讀三,市場此前已經計入較高寬松預期,短期內面臨挑戰和壓力。
解讀四,不宜將此次小幅降準作為成為新一輪行情的“發令槍”,疫情復蘇將是關鍵。
疫情是當前重要問題,在疫情好轉之前,其對經濟政策重點和節奏也會有所影響。而此次降準無論幅度大小可能都不會成為新一輪行情的“發令槍”,市場磨底期大概率仍將持續。
未來一個月是關鍵觀察期
未來一個月是關鍵觀察期,這主要是由于國內疫情、國內防疫和經濟政策、全球通脹、海外加息和縮表預期目前仍然處于預期偏負面或混沌的狀態。而未來一個月是這些情況明朗或邊際改善的關鍵觀察期,市場或將迎來確認筑底完成的條件。關于上海疫情、封控與復工、4月底政治局會議對后續經濟政策的定調、全球通脹情況和加息預期等一系列問題也是未來重要觀察點。而在這些因素明朗或改善前,市場面臨挑戰與壓力,投資者宜謹慎對待,觀察等待。
疫情主線如何影響行業景氣?
疫情形勢仍是當前經濟復蘇受到的最大阻力,這種影響同時來自于生產端及消費端:生產端方面的沖擊主要來源于物流停滯、原材料短缺、封控下難以復工復產、部分企業銷售受阻導致庫存被動累積等,景氣受損行業主要包括物流、港口(分地區)、汽車、電子(影響較弱)等;消費端的沖擊則主要包括居民足不出戶阻斷可選消費需求,收入沖擊影響整體消費意愿等,景氣受損行業則包括出行鏈(免稅、旅游、航空、酒店);可選消費鏈(醫療服務、影院、餐飲)。隨著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開始逐步顯現且擴散,當前市場對于后續拐點及供應鏈恢復存在較強期待,后續來自生產及消費端的困境反轉邏輯總體要等待疫情控制后再逐步驗證與演繹。
總的來說,我們認為市場處于中期U型底構筑期,短期依然面臨一些挑戰和壓力。基調和配置上以觀望和防御為主,具體行業關注:銀行、農業、公用事業、地產鏈、CXO、軍工等。
風險提示:經濟下行超預期、地緣政治風險、疫情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