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反復的影響下,貨幣政策卻開始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其中,對市場而言,近期感受最深刻的,莫過于降準預期的升溫,降準可能會成為近期央行可動用的貨幣政策工具。
自今年以來,央行還沒有采取過存款準備金調整的策略,但去年曾經采取了兩次全面降準。隨著國內疫情的持續反復,加上穩增長預期的升溫,央行適時降準也成為了市場比較期待的政策動作。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出發,今年以來基建與房地產板塊明顯受到了市場資金的追捧,或多或少與穩增長預期有關。對部分先知先覺的資金來說,可能也意識到貨幣政策會有所松動,并對相關行業構成直接的影響。
隨著降準預期的升溫,最直接的影響,莫過于為市場釋放出一定規模的流動性,并間接起到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效果。作為資金敏感度非常高的股票市場,自然也會提前感受到降準的預期,股票市場短期企穩的跡象也開始明顯升溫。
不過,經歷了前幾年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央行貨幣政策還有多少調整空間,仍然存在一些變數。此外,從近期市場釋放出來的信號來看,即使央行采取降準的舉措,也并非意在提振股市與房地產市場,更可能是針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實體企業。
除了適時降準之外,還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多年來,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往往被市場視為隱藏利潤傾向的指標,隨著近年來上市銀行的資產質量持續提升,目前已有多家上市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達到了300%以上。
隨著政策層面上鼓勵撥備水平較高的大型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對撥備覆蓋率偏高的上市銀行來說,可能會出現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的動作,部分大型銀行降低撥備覆蓋率的預期可能會更加明顯。
上市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也許會產生出釋放利潤的預期。但是,考慮到當前的經濟發展形勢,在銀行有序降低撥備覆蓋率的背后,深層含義還是意在提振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合理讓利。當實體經濟得到持續回暖、疫情發展形勢獲得實質性的好轉之際,那么對股票市場來說,也會構成實質性的積極影響,整個市場的運行重心也會隨之提升。
相對于2021年,2022年對國內資本市場的考驗更為嚴峻。今年以來,多個主要市場指數已經出現了大幅調整的走勢,甚至是部分銀行理財的凈值型產品,也開始出現了浮虧的跡象,可見今年以來的投資環境確實并不樂觀,整個市場的投資難度明顯提升。
A股政策底確立了嗎?從近期的政策層面分析,似乎為股票市場的政策底部確立釋放出積極的信號。但是,從歷年來A股市場的走勢分析,政策底部只是股市探底過程中的一個相對底部,在熊市環境下可能還會存在估值底部和市場底部,參考歷次熊市的調整周期,或許我們仍需要做好市場持續筑底的心理預期。
但是,從目前的市場點位與估值水平分析,A股市場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只是部分不利因素還沒有得到消除,場外資金進場的意愿仍然比較謹慎。雖然今年A股市場的投資環境會相對復雜、投資難度也會顯得相對較高,但從長期的角度出發,A股市場的投資價值還是比較高的,靜待市場明確性的回暖信號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