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蘇常柴A:關于計提信用減值準備及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
證券代碼:000570、200570 證券簡稱:蘇常柴A、蘇常柴B 公告編號:2022-020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關于計提信用減值準備及資產減值準備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準確、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
一、本次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情況概述
根據《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 1號——主板上市公司規范運
作》《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南第 1號——業務辦理》以及《企業會計準則》和公司會計政策等相關規定,公司對截止 2021年 12月 31日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存貨等進行減值測試,并對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計提壞賬準備 52,017,151.82元,對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8,676,024.20元。期末,合計計提減值準備 60,693,176.02元。本次計提減值準備具體構成如下:
序號 | 資產類別 | 增加減值準備金額(元) | 轉回減值準備金額(元) | 期末確認減值損失金額(元) |
信用減值準備: | ||||
1 | 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 51,601,906.20 | 147,611.25 | 51,454,294.95 |
2 | 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 | 674,822.50 | 111,965.63 | 562,856.87 |
小計 | 52,276,728.70 | 259,576.88 | 52,017,151.82 | |
資產減值準備: | ||||
3 | 存貨跌價準備 | 9,773,290.40 | 1,097,266.20 | 8,676,024.20 |
合計 | 62,050,019.10 | 1,356,843.08 | 60,693,176.02 |
1、應收款項減值準備
對于存在客觀證據表明存在減值,以及其他適用于單項評估的應
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及、應收款項融資等單獨進行減值測試,確認預期信用損失,計提單項減值準備。對于不存在減值客觀證據的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款項融資、合同資產及長期應收款或當單項金融資產無法以合理成本評估預期信用損失的
信息時,本公司依據信用風險特征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應收款項融資等劃分為若干組合,在組合基礎上計算預期信用損失,確定組合的依據如下:
項目 | 確定組合依據 | 計量預期信用損失的方法 |
應收票據組合1 | 全部商業匯票 | 參考歷史信用損失經驗,結合當前狀況以及對未來經濟狀況的預測,通過違約 風險敞口和整個存續期預期信用損失率,計算預期信用損失。 |
應收票據組合2 | 信用等級較低銀行的承兌匯票 | |
應收款項融資 | 信用等級較高銀行的承兌匯票 | 參考歷史信用損失經驗,結合當前狀況以及對未來經濟狀況的預測,通過違約 風險敞口和整個存續期預期信用損失率,計算預期信用損失。 |
應收賬款-信用風險特征組合 | 有信用期的應收款項組合 | 參考歷史信用損失經驗,結合當前狀況以及對未來經濟狀況的預測,編制應收賬款 賬齡與整個存續期預期信用損失率對照表,計算預期信用損失。本公司以賬齡作為信用風險特征組合,按信用風險特征組合 對應收客戶款計算預期信用損失。 |
應收賬款-合并范圍內關聯方往來組合 | 合并范圍內關聯方 | 參考歷史信用損失經驗,結合當前狀況以及對未來經濟狀況的預測,通過違約 風險敞口和整個存續期預期信用損失率,計算預期信用損失。 |
項目 | 確定組合依據 | 計量預期信用損失的方法 |
其他應收款組合1 | 除關聯方外的其他應收款-賬齡組合 | 本公司參考歷史信用損失經驗,結合當前狀況以及對未來經濟狀況的預測,通過違約風 險敞口和未來12個月內或整個存續期預期信用損失率,計算預期信用損失。 |
其他應收款組合2 | 合并范圍內關聯方 | 本公司參考歷史信用損失經驗,結合當前狀況以及對未來經濟狀況的預測,通過違約風 險敞口和未來12個月內或整個存續期預期信用損失率,計算預期信用損失。 |
期末,公司對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共增加壞賬準備
52,276,728.70元、轉回壞賬準備 259,576.88元,合計計提壞賬準備52,017,151.82元。具體情況如下:
單位:元
項目 | 期初余額 | 本期變動金額 | 期末余額 | ||
增加 | 轉回 | 核銷 | |||
應收賬款壞賬準備 | 166,035,405.32 | 51,601,906.20 | 147,611.25 | 38,168,653.04 | 179,321,047.23 |
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 | 31,925,620.46 | 674,822.50 | 111,965.63 | 0.00 | 32,488,477.33 |
合計 | 197,961,025.78 | 52,276,728.70 | 259,576.88 | 38,168,653.04 | 211,809,524.56 |
(1)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方法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年末,在
對存貨進行全面盤點的基礎上,對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銷售價格低于成本或其他等原因的存貨,預計其成本不可收回的部
分,提取存貨跌價準備。提取時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部分計提并計入當期損益。其中:對于產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該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凈值;對于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確定其可變現凈值;對于資產負債表日,同一項存貨中一部分有合同價格約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價格的,分別確定其可變現凈值。與具有類似目的或最終用途并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且難以將其與該產品系列的其他項目區別開來進行估價的存貨,合并計提;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按存貨類別計提。
(2)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情況
期末,公司對存貨進行了全面減值測試,本期增加的存貨跌價準
備金額為 9,773,290.40元、轉回存貨跌價準備 1,097,266.20元,合計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8,676,024.20元。具體情況如下:
單位: 元
項目 | 期初余額 | 本期變動金額 | 期末余額 | ||
增加 | 轉回 | 轉銷 | |||
原材料 | 5,559,513.65 | 5,635,488.24 | 0.00 | 3,934,437.42 | 7,260,564.47 |
委托加工材料 | 68,876.57 | 0.00 | 0.00 | 68,876.57 | 0.00 |
自制半成品 | 18,512,449.09 | 4,137,802.16 | 0.00 | 7,116,014.90 | 15,534,236.35 |
產成品 | 15,261,416.17 | 0.00 | 1,097,266.20 | 1,135,045.71 | 13,029,104.26 |
低值易耗品 | 1,031,708.62 | 0.00 | 0.00 | 1,031,708.62 | 0.00 |
合計 | 40,433,964.10 | 9,773,290.40 | 1,097,266.20 | 13,286,083.22 | 35,823,905.08 |
報告期末,公司合計增加減值準備 62,050,019.10元、轉回減值
準備 1,356,843.08元,計提減值準備 60,693,176.02元,確認減值損失60,693,176.02元。以上數據已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四、董事會意見
董事會認為本次計提減值準備系基于謹慎性原則,有利于更加客
觀、公允地反映公司報告期末的資產狀況,符合《企業會計準則》和《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 1號——主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等相關規定。
五、監事會意見
監事會認為本次計提減值準備事項,符合《企業會計準則》 的
相關規定,審批程序符合《公司章程》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本次計提減值準備后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公司的資產狀況。
六、獨立董事意見
公司計提本次減值準備事項依據充分、程序合法,符合《企業會
計準則》和公司會計政策的規定,能真實準確的反映公司資產狀況和經營成果,不存在損害公司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七、備查文件
1、《董事會九屆十二次會議決議》;
2、《監事會九屆十一次會議決議》;
3、《獨立董事關于董事會九屆十二次會議有關事項的獨立意見》。
特此公告。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會
2022年 4月 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