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林資產總經理高云程認為,今年一季度大概率就是股市最艱難的時間,從流動性和預期的情況看,最困難的恐慌性拋售階段應該已經在上周發生了。極端預期在邊際上扭轉,市場即將尋找業績底部。對于那些經歷了周期,且保持或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公司,當下應重倉買入并長期持有。 ]
通聯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兩周(3月14日~3月25日),滬深300指數自2021年高點以來最大回撤幅度達到33.52%,創2015年之后最大回撤紀錄。
被稱為A股投資減震器的權益類基金同樣面臨大幅回撤。股票型基金指數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分別自2021年高點至3月15日的最低點,最大回撤幅度分別達到22.87%、22.63%。
伴隨市場主要指數的跌跌不休,是主力資金和外資的大舉流出。
市場筑底之際,“頂流”基金經理劉格菘在近期的一場直播中發聲,要珍惜這個點位的A股資產,這種波動歷史上也有,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握住(機會)。目前更應該思考的是有哪些資產被“錯殺”了。
指數跌跌不休,資金持續流出
過去兩周市場快速下跌,無論是滬深300還是創業板指數都創出了新低,自高點回調超過了20%,形成了所謂的“技術性熊市”。
星石投資首席研究官方磊表示,雖然指數短期下挫20%左右,但和歷史上大的調整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如果分別從國內和海外宏觀基本面來看:海外地緣沖突的連鎖反應在不斷演化,市場也有更糟糕的預期;而本輪國內疫情反復是最嚴重的一次。
指數方面,以經濟關聯度最高的滬深300為例,本輪下跌最低點達3942點,相比2020年最低點3503點還要高出10%以上。
“再看估值,總體估值處在較低的區域,很多都是處于歷史最低。比如當下銀行到了歷史最低PB,上市險企PEV都低于1,PB也到了1,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唯一估值有點高的是一些景氣的賽道股,但PEG也已經降下來了,如果看到明年很多都已經到了合理位置?!狈嚼诒硎?。
通聯數據顯示,當周(3月21日~3月25日)A股市場主力資金凈賣出472.12億元。為連續第5周凈賣出,當周凈賣出較前周增加408.11億元,其中,凈賣出前五大行業是計算機、電力設備、電子、非銀金融、公用事業。
北向資金當周(3月21日~3月25日)凈賣出125.98億元,前一周(3月14日~3月18日)凈賣出163.58億元。單周凈賣出規模連續兩周收窄。其中,滬股通凈流出63.31億元,深股通凈流出62.66億元。
近一周(3月21日~3月25日)資金凈流出規模最大的三個行業是計算機、電力設備和電子,分別流出資金規模為270.18億元、250.62億元和191.44億元。
同期股票型ETF場內凈贖回金額108.72億元。結束此前連續4周的凈申購,單周凈贖回規模創4個月以來最大。
3月25日市場傳出消息稱,私募大佬但斌(東方港灣董事長)疑似空倉,上百只產品凈值幾乎零波動。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3月以來,但斌旗下產品均已更新了3次凈值,但幾乎所有產品的凈值波動都趨近于0。
但斌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目前倉位的確比較低,大概在10%。
市場的低迷表現也影響了基金發行數量。
首創證券研報顯示,過去兩周(3月14日~3月25日)新成立基金數量分別均只有32只。
梳理分析過去30周新成立基金的數據顯示,每周成立基金數量的中位數為43.5只,1/4分位數為31 只,3/4分位數為51.75只,32只屬于過去這段時間的較低水平。
“部分板塊估值已慢慢回歸到合理區間”
方磊判斷,目前股市繼續向下風險不大,至少“很多股票跌不到哪里去了”,而目前這個位置選股持股的空間明顯大了。
他表示,類似醫藥、軍工、半導體、可選消費這些行業,估值已經慢慢回落到合理區間。
“大概算了一下,醫藥里面很多好的公司PEG已經到1了,最好的那些可能還有2左右;軍工也類似,有些PEG也接近1了,而有些PEG還相對高一些?!狈嚼诒硎?。
醫藥板塊也吸引了不少頂流基金經理的調研。
ST國醫(000516.SZ)披露最新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3月13日晚間,易方達明星基金經理張坤參與了天風證券組織的電話會議交流,參會的還有易方達基金于博,工銀瑞信基金王君正、譚冬寒、丁洋,中銀基金王帥、白潔,信誠基金胡喆等80多名機構投資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公告顯示,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易方達優質精選基金每天的限購從1萬元提升至5萬元。
“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過去一年下跌了26.66%,從PE估值看,易方達藍籌精選的估值基本已經降低到了合理位置。”一位券商分析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3月23日下午,明星私募景林資產舉辦線上客戶溝通會,景林資產總經理高云程認為,今年一季度大概率就是股市最艱難的時間,從流動性和預期的情況看,最困難的恐慌性拋售階段應該已經在上周發生了。極端預期在邊際上扭轉,市場即將尋找業績底部。對于那些經歷了周期,且保持或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公司,當下應重倉買入并長期持有。
高云程還特別指出,絕大多數中概股并不存在退市的風險,不存在有些投資者以為的“價格歸零”的極端情況。
在近期的一場直播中,劉格菘認為年初以來的市場回撤,反映了市場擔憂的幾個預期:一是對今年宏觀經濟增長的預期,市場普遍認為現在還處于寬信用未完全發揮作用的階段;二是擔憂海外尤其美聯儲加息的影響;三是俄烏沖突導致的國際環境不確定性,以及能源價格快速上升,對未來全球成本上漲的壓力比較擔憂;四是資金面,當市場出現波動時,部分資金的交易行為加劇了某些交易擁擠板塊的回調。
他表示自己比較認同一些策略分析師的觀點,就是要珍惜這個位置的A股資產,這種波動歷史上也有,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握住。目前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有哪些資產被“錯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