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導演去烏克蘭參戰,第二天跑路:不給武器,留下來是自殺

發布時間:2022-03-22 10:30:51  |  來源:中財網  

“沒有武器,沒有彈藥,留下就是自殺……”

據法國《世界報》3月19日報道,法國一名電影導演近日前往烏克蘭參加對俄作戰。然而剛抵達沒多久,他所在的亞沃里夫軍事基地就遭到了俄羅斯導彈的轟炸。轟炸剛結束,他就跑路回國了,他表示烏克蘭不提供武器彈藥,留下來就是自殺。

報道截圖

報道稱,這名導演名為阿蘭·貝格爾(Alain Beigel),現年57歲,曾參與過蘇菲·瑪索經典電影《初吻》的拍攝。雖然他已經結束兵役30多年,平時也不喜歡運動,但還是被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號召所“感動”,出于“浪漫主義”的想法,貝格爾不顧家人的勸阻,選擇加入烏克蘭的“國際軍團”。

貝格爾先聯系了烏克蘭駐巴黎大使館,參戰申請通過后,他于3月11日啟程前往烏克蘭。他先乘飛機抵達波蘭,然后又在3月12日乘火車抵達烏克蘭邊境,接著又與一名英國人、一名西班牙人和一名新西蘭人一同乘坐小巴,前往亞沃里夫軍事基地。

據悉,亞沃里夫軍事基地是烏克蘭最大的軍事基地,距離波烏邊境不到25公里,占地約360平方公里。這里常被烏克蘭用來與西方國家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曾進駐北約軍事教官。俄方曾表示,基輔政權在這個基地部署了來自外國的武器和軍事裝備,為外國雇傭兵提供培訓和作戰訓練,然后再把他們送到戰場對越軍作戰。

貝格爾在亞沃里夫軍事基地剛安頓好沒多久,他的參戰熱情就遭到當頭一棒,基地遭到了俄軍導彈轟炸。即使已經安然返回法國,貝格爾回憶起這場襲擊仍然心有余悸。

阿蘭·貝格爾 圖源:法媒

13日凌晨,前一天剛到的貝格爾起得很早,他的7個室友還在睡覺,他下樓走到門口抽煙。“大約早上5點半左右,我聽到呼嘯聲越來越大,直到震耳欲聾,然后就是一場巨大的、難以描述的、毀滅性的爆炸。”貝格爾回憶道。

“第一枚導彈落在我旁邊的建筑上,那里是存放武器、彈藥和裝備、防彈背心、頭盔、手榴彈的倉庫。馬上,所有人都穿著睡衣,光著腳,或光著身子從房間里跑出來。”

貝格爾稱,俄軍的攻擊沒有任何預兆,亞沃里夫軍事基地都沒有響起警報。貝格爾和一群雇傭兵匆忙躲進了基地的戰壕中,俄軍的攻擊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先后扔了十幾枚導彈。“在導彈的呼嘯聲中,恐懼是最大的。”

俄軍襲擊過后的亞沃立夫基地 圖源:路透社 好不容易捱到天明,基地的烏克蘭軍官給這些雇傭兵10分鐘的時間收拾東西,然后就把他們帶到直升機場集合,還給他們發了一些零食墊肚子。

貝格爾稱,基地大約有400多名外國雇傭兵,他們被分成了40人一組,烏克蘭人要求有軍事經驗的雇傭兵站在一邊。

一名軍事經驗豐富的50多歲的英國雇傭兵對這群人說道:“現在是時候做出選擇了,對于那些想要撤離的人來說,還有機會。想要離開的人,向前邁一步。”

貝格爾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我沒有武器,沒有經驗,有傳言說俄羅斯傘兵就在(附近)森林里,我向前邁了一步。”

貝格爾還解釋道,基地里只有六七十人擁有武器,“武器裝備的缺乏令人震驚。”他說大約有50多人想離開基地,這其中大都是職業軍人,“他們告訴我,沒有武器,沒有彈藥,留下來是自殺。”

之后,貝格爾和想要離開的雇傭兵們坐上大巴逃離亞沃里夫基地。他們離開大約10分鐘后,俄軍發動了第二波攻擊。

在俄軍攻擊中受傷的亞沃里夫軍事基地士兵 圖源:澎湃影像

烏克蘭官方事后通報稱,這場襲擊俄軍共發射了大約30枚導彈,造成35人死亡、134人受傷;但俄羅斯國防部卻表示,此次行動擊斃近180名外國雇傭兵,摧毀大量外國提供的武器,俄軍“將繼續殲滅陸續抵達烏克蘭的外國雇傭兵”。

而在此次攻擊行動過后,越來越多的像貝格爾這樣的外籍雇傭兵承認他們在此次空襲中傷亡慘重,并且已經逃往波蘭等國。

前巴西士兵Thiago Rossi稱他所在的部隊在基地附近基本被殲滅,他和剩余的幸存者乘坐大巴前往波蘭;在視頻中還透露,基地有來自法國、韓國、智利、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各國的雇傭兵。

另一名前巴西陸軍士兵Leanderson Paulino恰好因在基輔執行任務避開了空襲,但他失去了很多戰友,“這是一場戰爭,不要再以為這是迪士尼了。”

法國雇傭兵Sciacca Mickael在社交媒體直播了他遭遇空襲以及逃離烏克蘭的整個過程。當俄軍導彈來襲時,Mickael直接被嚇出了哭腔,他隨后用不到27個小時的時間從波蘭逃到了瑞典。

3月16日,一名名叫亨利·霍夫特(Henry Hoeft)的美國雇傭兵在社交媒體發聲,直呼去烏克蘭參戰“是個圈套”,外籍雇傭兵沒有獲得武器裝備,被烏克蘭人硬逼著上戰場,想要偷跑還得脫掉軍裝假扮人道主義救援隊才能出境,不然就被烏克蘭人抓回戰場,剪掉護照……

烏克蘭“國際軍團”的一名德國雇傭兵在接受奧地利國家廣播電臺采訪時悲觀直言:“人們都會死去,沒有人能活著出來……”

關鍵詞: 軍事基地 武器裝備 社交媒體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