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壩區關工委:讓紅巖精神教育人 紅梅花兒放光彩

發布時間:2021-12-21 18:26:12  |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1日15時34分訊 沙坪壩是紅巖精神發祥地,擁有渣滓洞監獄舊址、白公館監獄舊址、歌樂山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沙坪壩區關工委(以下簡稱“區關工委”)充分運用這些紅色資源,以唱響《紅梅贊》為精神牽引,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紅梅花兒永放光彩”主題活動,教育和引導青少年自覺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發揮“五老”專長 建強六支隊伍

沙坪壩區擁有先進“五老”13900余人,區關工委根據他們的個人特長,組建了5個“紅梅精神”宣講教育團,深入學校、鄉村、社區和工廠,為廣大青少年補充精神養分。

紅巖精神宣講團邀請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厲華、紅巖烈屬肖紅、對越作戰老戰士江玉貴等為骨干,講述紅巖故事和英烈事跡、宣傳紅巖精神近百場。

家風家教宣傳團以老教師、老模范為骨干,開展文化傳統、家風家教宣傳講座,教育引導青少年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普法教育宣講團以政法戰線“五老”為核心,重點圍繞《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青少年息息相關的法律,開展普法講座及禁毒知識講座。

“五失” 青少年幫扶團動員“五老” 參與失足、失管、失學、失業、失親和心理問題青少年的關愛、幫扶和幫教工作。

退役軍人志愿服務團以老戰士、老專家為骨干,為青少年開展思想道德和科普知識講座。

此外,區關工委還組建了紅色經典電影放映隊,免費放映《上甘嶺》《烈火中永生》等紅色經典影片。

“紅梅花兒永放光彩”慶祝建黨100周年少兒民樂音樂會 沙坪壩區關工委供圖 華龍網發

建好紅色陣地 深耕紅色教育

為營造紅色教育的濃厚氛圍,區關工委充分利用歌樂山烈士陵園、渣滓洞監獄舊址等紅色教育主陣地,將革命舊址遺跡作為黨史教室,將文物史料作為黨史教材,建好紅色文化宣傳欄、英雄模范紀念墻、紅梅花兒光榮榜。

各學校結合文化長廊、英雄角、故事欄等宣傳紅巖精神,形成“陣地處處有文化,文化時時寓紅巖”的濃厚氛圍。各鎮街紛紛將農家書屋、社區圖書館作為黨史學習陣地,用紅巖精神為青少年鑄魂。

立足紅色教育陣地,全力講好紅色故事。2021年,全區共開展黨史宣講近100場,教育面覆蓋全區所有中小學生。區關工委邀請“五老”專家考證沙磁先驅、紅巖英模事跡,精心編撰青少年黨史、國史教育讀本《繼承我們的父兄時刻準備著》,為“五老”宣講和學校教育提供重要參考資料。

沙坪壩區教委制作“紅梅花兒永放光彩”云端思政課,將紅巖精神融入思政教學之中,帶動行為,養成教育,培育青少年尊敬師長、文明有禮、勤儉節約、熱愛勞動的優良品德。區關工委結合“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普法教育活動,開展普法講座192場次,近8萬青少年參與網絡法治知識競賽。

“紅梅五老”青少年幫扶團進學校開展慰問幫扶活動 沙坪壩區關工委供圖 華龍網發

活動入腦入心 典型示范引領

為了讓紅色教育入腦入心,沙坪壩區廣泛開展各種活動,讓青少年在活動中感受“紅梅花兒”的精神偉力。

在“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征文、演講活動中,廣泛開展內容新穎、喜聞樂見的讀書教育實踐活動,每年參與人數達10萬余人。其中,8人榮獲全國演講比賽一等獎,24篇征文獲全國比賽一等獎,6人獲市級演講征文比賽特等獎,66人獲得一等獎,9名選手代表重慶到人民大會堂作展演。

區關工委聯合區教委深入開展“小蘿卜頭”進校園活動,各中小學校紛紛響應,成立“紅領巾黨史宣講團”,培育“小蘿卜頭”紅色講解員上千名。

根據各種節日和開學季等時間節點,區關工委組織青少年開展紅巖精神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和各具特色的節日紀念活動。每年組織學生在歌樂山烈士陵園開展“11·27”殉難烈士祭掃儀式和清明祭掃活動,發動學生參與全區少兒故事大賽和“紅梅花兒永放光彩”主題紅色書畫大賽,讓廣大青少年通過活動強化對紅巖精神的理解和認知。

“最美紅梅少年”“最美紅梅青年”“最美紅梅園丁”“最美紅梅五老”每兩年進行一次評選,各學校積極創建紅巖班、周恩來班、小蘿卜頭班。通過樹立典型、表彰先進,給青少年樹立“紅梅”好榜樣,讓紅巖精神薪火相傳,讓紅梅花兒永放光彩。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