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鄴高新區一項“全市率先”之舉解了難題、樹了品牌 ——
下午四點半,這個“課堂”不一般
上班將孩子送到就近的“四點半課堂”,下班順路接回家,期間從學習到午飯一概不用煩——建鄴高新區中通服咨詢設計研究院員工解文明的“暑期時間表”,著實令人羨慕。
7月5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專題調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時強調,針對低齡兒童假期看護等老大難問題,要“創新思路、加快破題”。當天,由金陵中學河西分校與建鄴高新區攜手打造的金中河西“四點半課堂”首期暑假班正式開班,成為貫徹落實市委要求的“第一落腳”。
“四點半課堂”并非“應景之作”,而是實踐在先的創新品牌。去年7月,建鄴高新區聚焦園區企業雙職工“上班帶娃”的痛點,在全市率先推出“四點半課堂”課后托管。此次牽手名校升級“暑期班”,又交出一張為民辦實事的“高分卷”。
“2020年7月,我們開始思考、打造‘四點半課堂’,這是建鄴嫁接名校資源、聯手金融機構的創新舉措,由各方共同打造‘升級版’托管服務。”建鄴區委書記、南京市河西管委會主任、黨組書記李暉在金中河西“四點半課堂”開班儀式上說。
建鄴高新區不斷拓展“四點半課堂”功能內涵,精準聚焦各類市場主體的“急難愁盼”,持續打造營商環境和園區服務的“建鄴名片”,為建設東部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區貢獻了“高新力量”。
精準聚焦,暑期托管“出新招”
7月9日下午,建鄴高新區“四點半課堂”活動室,伴隨金陵中學河西分校體育老師陳娟喊出“桃花三朵開”的口令,三人一組,孩子們歡樂地抱成團。
“有了‘四點半課堂’,孩子開心,家長放心,老人舒心。”園區企業三菱動力ERP項目經理汪玉紅感慨。
工作帶娃如何兩不誤?幾乎是年輕父母面臨的共性難題。在建鄴,這一痛點更甚。作為南京人口結構最年輕的城區,建鄴區17歲至40歲年輕人占比高達38.33%,金融機構、數字經濟從業人員高度集聚。此前,園區“小莫”服務專員走訪中發現,企業員工反映最集中的問題就是“孩子沒人帶”。
精準聚焦“放學后”,去年9月,建鄴高新區在全市率先開設“四點半課堂”,為企業員工子女提供下午放學后至晚上八點半的托管;今年5月,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強力加盟,服務內容從常規看護和作業輔導,轉為金中專門研發的“托管課程”;7月5日,金中河西“四點半課堂”暑期班正式開班,15位金中骨干教師入駐……園區用心盡心,換來“新建鄴人”放心舒心。
經過一年實踐,“四點半課堂”不斷提檔升級,化解痛點、打通堵點。針對“接送難”,園區與金中河西校車服務商達成合作,增設接送服務;家長期望提高托管質量,園區比選了聘用退休教師、購買校外培訓機構服務等多種方案,成功導入金中河西師資力量;園區還與交通銀行合作開發了“金中河西四點半課堂”小程序,實現孩子接送軌跡在線跟蹤、到校離校時間在線登記、在校托管視頻實時播報等功能。久久為功,終于將這項創新服務做成園區品牌。
“每天下班后都會復盤,服務提升無止境。”建鄴高新區企業服務部部長陳伊然說。打開企服部工作日志,“四點半課堂”每天的基本情況、需要改進的服務、完成節點、責任人員等信息,寫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校地融合,這個課堂“不一樣”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如何更好開展暑托服務成為一道“統考題”。與常規動作相比,建鄴“四點半課堂”特色鮮明,從理念到機制、從形式到內容都大不一樣。
“不一樣”首先在于嫁接名校資源,優化課程設置。走進“四點半課堂”暑期班,既有豐富小朋友交流與表達的“金話筒”,也有注重思維拓展的“奇思妙想”,還有鍛煉英語口語表達的“吧啦吧啦ABC”等。針對不同年齡,專設幼小銜接、一年級、二三年級三個班,分類施教。例如:“吧啦吧啦ABC”課程中,同樣是“fun place”主題,低年級孩子的議題是“去動物園”,高年級則是能用到更多詞匯的“去海灘”。
“教育部明令禁止將暑假變成‘第三個學期’,簡單化看護又難以滿足家長要求。”金中河西小學部課程教學處副主任華紅娣介紹,學校組織骨干教師系統研發,針對暑期推出5大類、近60門課。“課堂”還將開門辦教育,組織孩子到家長所在企業參觀,開展四點半“趣”成長暑期實踐,統籌管與教、兼顧玩與學。
“四點半課堂”的“不一樣”,更在于通過頂層設計,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園區購置了公眾責任險,并設置人臉識別門禁,最大限度保障孩子安全;午餐由區教育局供應商資源庫企業提供,確保健康衛生;教室的每張桌子都貼了防撞條,防止孩子嬉鬧中受傷;就連上廁所,都有生活老師全程陪同。有家長參觀后感嘆:“能想到和想不到的問題,園區都幫想到了、做好了!”
更為創新的是,“四點半”不僅是一個“課堂”,園區還專門成立了一家公司。“家長最看重的不是免費,而是徹底解決問題。”建鄴高投企服公司俞靜分析,純公益的暑托班不能保證質量,完全交給市場勢必價格高昂。園區成立國資背景的四點半托管服務有限公司,收費遠低于運營成本,既突出公益性,更強調市場化、專業化運作,保證了服務質量,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南京市教育領域專家評價:不僅“托得住”,而且“管得好”,探索了“政府引導+名校協同”的暑期托管新模式,蹚出了一條公益性、專業化與市場化相結合的新路徑,形成了可復制推廣的“建鄴經驗”。
學史力行,營商環境“新名片”
教室寬敞明亮,裝飾充滿童趣,還配備了樂高等益智玩具——位于國際研發總部園的“四點半課堂”北中心教室,單是硬件和裝修,就投入了近200萬元。
“看不見”的投入更多。四點半托管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玥介紹,南北兩個校區共1500平方米,如按市場價格出租,年租金收益超130萬元。經測算,“四點半課堂”正常運營成本為每年100萬元。此外,公司及園區企業服務部還有近20人,全身心撲在運維管理上。
辦好“四點半課堂”,既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還肩負很重的安全責任,建鄴高新區為何聚力聚焦這件事?
“孩子的背后是員工,員工的背后是企業發展,這間‘課堂’直接關系園區營商環境優不優,人才吸引力強不強,攸關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大局大勢。”建鄴區委常委、建鄴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楊波認為,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園區的落腳點,就是服務好園區的每一位創新創業者。金中河西“四點半課堂”不斷提檔升級,既是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具體實踐,也是助力東部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區建設的重要發力點。
如今,“四點半課堂”已成建鄴高新區營商環境的“新名片”。去年9月以來,報名的孩子越來越多,截至目前,已累計托管企業員工子女近萬人次。園區先后開設南北兩個校區,后期還將增設CBD校區,覆蓋更多創新企業。
“四點半課堂”帶來的另一個啟示在于,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瞄準痛點精準施策,把好事辦實、將實事辦好,才能不斷提優營商環境,增強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當下,“小莫”專員已在建鄴高新區全域鋪開,“012科創森林成長計劃”新開辟2萬平方米科創載體,“建鄴高新進園保”為320家科技企業無抵押純信用貸款20多億元。
實踐證明:環境就是生產力,服務就是競爭力。2020年,建鄴高新區高技術投資額和高技術產值同比增幅均位列全市第一,在全市高新區(園)考核評價結果中,爭先進位列第一等次。(記者 鹿琳 王世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