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聚焦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深入實施教育便民服務工程

發布時間:2021-06-28 15:17:09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山東省日照市聚焦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為中小學生提供午餐、校醫、課后服務等

教育便民服務,一座城市的“金招牌”

“中午沒時間接送,孩子怎么吃午飯?”“下午放學時間早,不能按時接,孩子去哪里?”“招生季到了,是不是還要早早去排隊,審核各種材料?”諸如此類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實際上卻是長期困擾學生家長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是事關教育民生、能否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大事。

6月21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推廣部分地方義務教育課后服務有關創新舉措和典型經驗的通知》,公布了首批23個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典型案例單位。山東省日照市入選,是推廣的3個地級市中的一個。

“要堅持把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釋放教育改革發展的活力,努力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而有質量的教育,讓更多群眾共享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日照市市委書記張惠說。

年來,日照市聚焦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教育便民服務工程,實行義務教育階段集中配餐,招生入學全流程網上辦、掌上辦,立體式實施課后服務,為中小學配備專職校醫等,釋放教育改革發展的活力,讓更多群眾共享高質量教育便民服務的成果。

“配餐+午休+課后服務”,為家長分憂解難

“學校配餐不僅營養了孩子的胃,更溫暖了我們的心,孩子能吃到營養、安全的飯菜,家長不用再遭受接送孩子的奔波之苦。真是一舉多得!”日,記者在日照市濟南路小學的校園配餐數據臺上看到,“飯菜測評”欄中,滿滿的都是家長支持和點贊的留言。

雖然很多學生家庭距離學校并不是很遠,但對未配建食堂學校的學生家長來說,中午抽出時間來接送和做飯,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為了讓未配建食堂學校的學生中午也能在學校吃上營養可口的午餐,讓家長省心、放心,日照市將義務教育階段集中配餐服務列為2021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對全市未建食堂的184所學校進行集中配餐服務,解除群眾的后顧之憂。這一工作已于6月1日前全部展開,全市3萬余名學生享受到了配餐服務。

午餐和午休密切相關。為了方便在校就餐學生午休,日照還推動學校充分利用教室、舞蹈室、合唱室、綜合實踐室等,設置午休室,供學生午休。“我們還提供午間經典閱讀、益智游戲等,把日常飲食衛生教育、生活勞動技能教育、行為慣養成教育等融入午餐午休過程。”濟南路小學校長厲桂榮說。

此外,為了確保學生放學與家長正常下班時間的有效銜接,日照市把放學后的課后服務時間延長至18:00。“我們的學生多數是漁民家庭,我們在課后服務時段開設了貝殼畫、合唱、舞蹈、陶藝等系列活動課程,培養學生的興趣特長。”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實驗小學校長安秀紅說。

“‘學生全免費,教師有補助,財政全保障’,市委、市政府建立了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增量機制,區縣財政為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按照生均每年200元的標準核增績效工資總量,市財政給予20%的獎補,保障課后服務長期惠民。”日照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劉漢營說。

目前,日照市已逐步形成了以答疑輔導、課外閱讀、特長教育為主的課外服務體系,356所中小學的27.2萬余名學生參與課后服務,占到全市學生總數的91.9%,群眾滿意率在99%以上。

招生入學“一網通辦”,實現“零跑腿”“零證明”

“前幾年我家大寶一年級入學報名時,要準備一大堆材料,還得跑好幾個地方去開各種證明。”日照市曲阜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學生張玉如的媽媽說,“但去年二寶入學報名時,只需要登錄招生臺,輸入孩子的身份證號,相關信息一下子就‘跳’出來了,再根據提示操作,五六分鐘就完成了整個報名過程,既不用跑腿開證明,也不用提交各種材料了,非常方便。”

之所以能夠實現招生入學“零跑腿”“零證明”,主要是得益于日照市招生入學臺從最初的1.0版本更新換代到了3.0版本,打通了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通過大數據賦能實現了全流程網上辦。

日照市東港區教體局副局長潘維增介紹,2017年日照市東港區教體局設置了網頁版招生臺,開始嘗試“互聯網義務教育招生”,但這個1.0版僅是著眼匯總統計轄區內各校的實際招生數據。在此基礎上,又上線了具有證件材料網絡提交功能的2.0版。“但家長上傳材料仍存在操作煩瑣、網傳證件材料難辨真偽、后臺審核難度大等缺點。”潘維增說。

針對這一問題,2020年6月,日照市教育局會同大數據發展局,協調推動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公安、住建、人社、市場監管等5個部門,將不動產登記信息、常住人口信息、交易網簽合同信息和企業法人基本信息等7項數據資源全部接入義務教育招生系統,徹底消除了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在全省率先推行市域內義務教育入學“一網通辦”,實現了群眾“零跑腿”“零證明”入學。

2020年,日照全市城區4.3萬名入學新生中,97%的學生實現了網上辦、掌上辦。“同時,考慮到沒有網絡或者網上操作不便的家庭,我們還在各中小學設置了接待家長現場辦理入學事宜的服務臺,確保傳統報名渠道暢通,保證這些家長也能正常報名,在做到便捷高效的同時,確保了公公正。”日照市教育局總督學潘明福說。

專職配備,實現校醫資源全覆蓋

學生在校期間磕磕碰碰或遇到突發身體不適等情況,也是家長和學校關心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日照市通過教衛聯動、醫校共建、按需選派的模式,為全市公辦中小學配備專職校醫,實現了校醫資源服務全覆蓋。

“有個比較瘦弱的初二男生上體育課時不小心跌倒,胳膊骨折了,我們的校醫、日照市人民醫院主治醫生王艷,第一時間給學生進行了三角巾固定等緊急處理,并第一時間電話聯系了日照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緊急送院治療。”日照市北京路中學校長丁志明說,“到市人民醫院后,通過進一步檢查,對學生進行了骨折復位內固定,學生得到了及時的治療。”

“校醫崗位雖然看似普通,但每天的工作也很煩瑣,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同樣來自日照市人民醫院的校醫陳垚說,“除了負責師生的日常衛生保健工作外,我們還會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普及教育活動,提高師生的保健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保健慣。”

日照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牟敦峰介紹,日照市按照政府主導、醫教結合、預防為主的思路,打破傳統的校醫由教育系統配備的模式,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派駐校醫”的新模式,由教育部門提需求、衛生健康部門派校醫、財政部門保經費、派駐學校抓管理,確保了數量充足、水相當、結構優化、服務到位的校醫隊伍建設。為此,日照各級財政部門按照每名校醫每年人均10萬元的標準列入同級財政預算,醫生在學校的服務年限也作為到基層支醫鍛煉工作的經歷,納入考核、晉升管理。

截至目前,日照市已擇優搭配組派首批校醫150名,寄宿制初中及城區600人以上的小學、初中、幼兒園等規模較大的學校配備1名專職校醫,暫未配備專職校醫的中小學與已配學校共用1名校醫,逐步實現校醫服務全覆蓋。選派校醫從政治素質、綜合素質、醫德醫風、專業能力、身心狀態等6個方面進行考察,明確履行衛生教育和衛生保健等兩個方面的9項職能。校醫上崗前,教育局、衛生健康委還要對校醫進行專題培訓,重點講授學校衛生法律法規、傳染病預防控制、學生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與預防、學校規章制度等方面的內容,確保專職校醫進駐學校后第一時間就能進入工作狀態。

“教育惠民沒有終點。我們將以腳踏實地、一心為民的定力,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帶著使命、帶著情懷、帶著責任,為教育發展鋪陳一以貫之的民生底色,奮力書寫新時代教育惠民的精彩答卷。”劉漢營說。(記者 魏海政)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