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學、初中就近入學比例均達99%以上 14所優質學校將落戶城市副中心

發布時間:2021-06-22 14:25:41  |  來源:北京晚報  

5年累計增加學前教育學位23萬個,小學、初中就入學比例均達99%以上,14所優質學校將落戶城市副中心……昨天,市委宣傳部舉行北京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教育事業發展專場,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表示,本市始終堅持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努力破解市民關心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

增加學前教育學位23萬個

本市聚焦“七有”要求和“五”需求,完善“接訴即辦”機制,兩年來共解答教育問題8.7萬余件。在教育公方面,本市5年累計增加學前教育學位23萬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大幅提升,有效緩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通過不斷擴充優質教育資源和規范入學辦法,在“資源優質”和“機會優質”上同時發力,使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上好學校,有效破解擇校難題。

副中心建設優質校14所

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不斷深化。本市統籌全市優質教育資源在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14所優質學校,北京學校、黃城根小學分校等已開始招生;為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建設,4所援助學校辦學水明顯提升,3所“交鑰匙”學校建設進展順利。同時,統籌推動良鄉、沙河大學城建設,聚焦推進北京工商大學、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城市學院等5所市屬高校向外疏解,向中心城區外轉移入駐學生7.6萬人,教育空間布局不斷優化。

34高校162學科進“雙一流”

在推進“雙一流”建設方面,本市34所高校、162個學科進入“雙一流”建設名單。遴選100個“重點建設一流專業”,實施高水人才交叉培養計劃,每年萬名學生受益。同時,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有特色、國際化”發展,7所高職院校入選國家高職教育“雙高計劃”。本市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也取得重大進展,組織實施了新一輪中考改革,高考綜合改革穩落地。

列出5個民生項目清單

今年,“雙減”工作備受關注。本市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方式,全面壓減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質量,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全面規范管理校外培訓機構,針對校外培訓機構不符合資質、管理混亂、借機斂財、虛假宣傳、與學校勾連牟利等問題,嚴肅查處,保障學生和家長的權益。

聚焦教育評價改革、“雙減”工作、入園、入學等教育急難愁盼問題,本市教育系統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明確“五個圍繞”工作重點,提出5個民生項目清單,局級單位共提出628個實事項目,具體舉措1204條。目前,各項舉措穩步推進并已取得明顯階段成果。

面向“十四五”,李奕表示,本市將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擴大教育資源供給,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同時,大力發展數字教育。本市還將在深化教育評價改革、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的教育治理體系上進行深入探索,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五唯”頑瘴痼疾,構建首都特色鮮明的科學評價機制。(記者 李祺瑤)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