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對社會各種現(xiàn)象和活動的價值判斷意識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課

發(fā)布時間:2021-05-27 09:41:41  |  來源:光明日報  

提升師德是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課

日,湖南湘西某小學老師將班上未捐款的學生叫上講臺排成一列,發(fā)錄像到家長群,要求“必須完成捐款任務”的視頻在網絡引發(fā)熱議。據悉,此次捐款是當地教育基金會發(fā)起的一次捐款活動,所捐款項將全部用于獎勵優(yōu)秀師生和教育工作者、救助有特殊困難的師生以及開展“園丁之家”等公益慈善活動。事后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做出決定:對教師謝某某進行行政記過處分,調離該校;對校長彭某某就地免職。

在熱議中,許多人回憶起自己曾經遭遇的種種校園捐贈,并援引最教育部對外征求意見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中提出的“學校不得違反規(guī)定向學生收費,不得強制要求或者設置條件要求學生及家長捐款捐物、購買商品或者服務,或者要求家長提供物質幫助、需支付費用的服務等”,呼吁讓學生捐款的行為徹底從校園中消失,這無疑是對過去一段時間內以為常的校園捐款的某種“撥亂反正”。

教育基金會雖然是帶有官方質的基金會,但其發(fā)起的勸募活動仍不能脫離自愿的原則。基金會到學校開展勸募活動,似乎并無不妥,但其流程不能因為學校的層層傳導而加入命令的成分,把勸募活動變成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交錢。實際上,學校領導和教師的智識水完全可以判斷這一活動方式的正當,從而避免出現(xiàn)上述“罰站”并“示眾”的行為。

提升對社會各種現(xiàn)象和活動的價值判斷意識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課。捐款不能強制,這是一種常識的價值判斷;強制讓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捐款是不合理的,則是一個老師應有的價值判斷。在學校管理分工越來越細,教育行政管理科層制越發(fā)明顯的情況下,提升學校的師德水,首先需要提升校長、教師的價值判斷意識和能力。唯有激發(fā)校長、教師的主體,提升校長、教師的道德判斷水,才能確保師德如中流砥柱一般,在紛繁復雜的環(huán)境中以不變應萬變,為教育的正常進行奠定基礎。

學校除了要傳授知識和技能,還應傳遞社會價值,而傳遞價值的工作要靠教師來完成。但教師也同樣面臨著提升價值判斷意識,同樣需要學經典,了解歷史,親榜樣,切磋琢磨,見賢思齊,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中國古人講“明明德”,西方哲人探索“道德兩難問題”,這都是提升價值判斷水、增強價值判斷意識的有效途徑。顯然,將勸募變?yōu)閺娭疲词蛊淠康脑谟讵剟罱處煟祟愋袨橐餐瑯硬痪哂姓?span id="zzp9blj" class="keyword">性,甚至違反相關政策乃至法律。

2018年,教育部出臺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yè)行為十項準則》,為教師設立了行為規(guī)范,為教師行為劃定了紅線。對這個規(guī)范和紅線,學校及教師不能以任何借口越過。(記者 谷澤)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lián)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