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百萬大中小學生參加“四史”知識競賽
線上答題學習,通過才藝表達對黨的祝福,走進紅色教育場所身臨其境感悟初心……日前,全市學生正在參加一場“知史愛黨 知史愛國”北京市學生“四史”學習知識競賽。知識競賽啟動以來,全市大中小學生參與突破140萬人次,累計黨史答題數超過700萬。此次活動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主辦,于今年4月正式啟動,在北京市學生在線活動平臺上舉行。
活動設置了中小學生入口和大學生入口,不同年級的學生都有對應的活動可以參加。活動開展以來,很多中小學將活動和課堂教學相結合,發揮語文、歷史、政治、道德與法治等學科教師及德育處、團委等機構力量,利用學生在校時間集中組織學生參與活動,目前已有上千位教師注冊,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集體參與。“這些題目非常適合六年級的學生,題目既有語文、道德與法治等課堂內學過的內容,還有很豐富的課外知識,讓學生對黨史有全面的了解。”東交民巷小學的謝紅老師告訴北青報記者,課堂上她除了組織學生答題,還會給學生們講述題目背后的黨史故事。
此次活動的答題部分分為闖關答題和挑戰答題兩個部分。每個年齡段學生的題目都不相同,充分考慮了不同年齡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系統會按照學生報名年級從題庫中抽取符合年級特點的趣味黨史題目提供給學生作答,即便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也有適合他們回答的視頻和圖片題。
“除了答題學習,我們要走進紅色場所,分享感受;還要提交自己的個人作品。在建黨百年之際通過這種形式學習黨史知識,加深對黨輝煌歷史的了解,更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豐臺區云崗中學學生馬子斌表達了自己參與此次活動的感受。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主辦方特別精選了100家紅色教育場所推薦給學生和家長,鼓勵學生身臨其境感悟初心。學生們需要通過走進紅色教育場所并上傳照片寫下感受的方式完成親臨實感任務獲得相應積分。
“不能讓學生對黨史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書本層面,更要讓學生走出校園,把全市紅色資源作為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的生動教材。”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負責同志介紹。此次知識競賽活動還設置了學有所悟環節,在該環節中學生可以通過演唱紅色經典歌曲、講述黨的故事等形式表達愛黨愛國之情,可以將心中最想對黨表達的話語錄制成視頻向黨傾訴,還可以發揮才藝制作各類以紀念建黨百年、歌頌紅色精神、英雄人物為主題的詩歌、書法、繪畫、攝影、手工制作、短視頻等作品。目前,活動已經收集到了2萬多件學生作品。
北青報記者從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了解到,依據北京教育系統“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工作方案安排,全市教育系統深化和延續“三同四起來”主題教育模式,遵循“知-情-意-行”的育人規律,開展了以“學起來”“唱起來”“講起來”“做起來”為主要方式的教育活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狄濤介紹,此次知識競賽是全市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大思政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了新媒體優勢,搭建平臺,吸引學生廣泛參與、拓展活動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做到了黨史學習教育在學生群體中的全覆蓋。同時,活動注重了課內和課外相結合,充分發揮了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協同作用,增強了育人實效。(記者 武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