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提出“十條要求”,其中一條要求各地要把禁止留作業作為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切實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近日,記者了解到,南京學而思、新東方兩家知名培訓機構都給家長們發布了通知:今后不再統一布置作業。對此,家長群里議論紛紛。
學而思 5月起,不再統一布置作業
家長王女士給記者展示了4月30日她收到的信息:“家長,您好,為了響應最近教育部出臺的作業管理相關規定,要求校外機構不留作業,和您溝通一下咱們的調整方案:從這周開始我不再統一布置作業,春季資料還是正常發的,您可以結合孩子的學習情況和時間安排自愿使用。但是您放心,我還是會繼續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培養,保證孩子的學習效果,及時和您反饋孩子的掌握情況,這點是不會變的。其實本質上還是希望能幫助孩子減負提效,所以我會圍繞這個原則設計課堂,給孩子們提出高效的學習建議,讓孩子減少無效、機械性的練習。”
“我是五一之前收到通知的,其實以前的作業量還好,數學小冊子上8道題,書本上3道題,半小時左右就能完成,英語是兩本小冊子,其中一本是1-2頁選擇題,另一本是3頁的填空、選擇題,大概半小時到40分鐘能完成,如果加上繪本閱讀和課文復習,大概要一個小時。一周一次這樣的作業量,我還是能接受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就算以后老師不布置作業了,練習冊發下來了,我們家長還是會跟上去的,孩子的作業不會受太大的影響,就是不知道老師會不會批改。“說實話,我覺得學習就應該像學校一樣布置作業,鞏固練習是必須的。”
家長丁女士表示,以前作業也不多,就是鞏固練習,其實學習肯定是要練習的呀。學校14:30就下課了,在學校能學多少,家長不是上小課桌就是上補習班,要不然咋辦?學習時間不夠,練習又不夠,考試成績肯定掉。
記者聯系了學而思培訓機構,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希望能通過優化課堂設計,學習流程能夠真正起到減負增效的作用,用好的學習效果讓家長們放心。
新東方 不再設置隨堂作業,有需求可以私信
近日,在新東方參加培訓的家長趙先生也收到了短信通知:“現在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嚴格執行教育局的相關政策,咱們沒有再設置隨堂作業咯。爸爸媽媽們如果有其他鞏固的需求,咱們私信,一定全力配合各位爸爸媽媽們的需求。小朋友根據自己需要進行安排,寫了的小朋友我還是會批改,然后課上講解訂正的,不做強求!”家長陸女士也收到類似的通知。陸女士表示,有需求的家長還是會照常要求小朋友做作業的。
南京新東方學校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新東方原來就沒有強制布置作業,隨堂作業本就不是新東方的一項教學目標,只是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節奏,有的老師會把課堂上沒有完成的教學任務帶回家。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培訓機構不能增加孩子的課外負擔,因此,新東方決定不再布置隨堂作業。
“考慮到學生和家長的感受,不能一下子拒絕家長的期待,如果家長有需求,作為培訓機構也會盡力滿足。這樣其實對我們培訓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師們快速調整,提升效率,必須充分利用好培訓機構的課堂時間,在有效的時間內,既要讓學生掌握知識點,又要完成從學到練的過程,不把任何學習的負擔帶離課堂。到目前為止,家長們還是比較理解的。”
■新聞背景
關于作業管理
教育部提出“十條要求”
今年4月份,教育部近日印發《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提出“十條要求”。其中包括: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同時,要求各地要把禁止留作業作為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嚴禁布置重復性、懲罰性作業等。
■專家提醒
減負重點在增效
布置作業要有針對性
江蘇省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博士殷飛表示,從客觀上講,家長的心態可以理解。其實不統一布置作業,并不等于不布置作業,而是要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布置適合孩子能力和水平的作業,不要搞一刀切、題海戰術,不要做簡單、機械、重復的作業。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指出,作業設計是非常核心的問題。《通知》明確要求提高作業的設計質量,減少不必要的、重復的、機械性的作業。因此,教育部的這個要求表面上看是減負,重點是在增效,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讓簡單粗放地布置作業的方式一去不復返,讓作業變得更科學,更有針對性。”(記者 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