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宣布,山東將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列入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提出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科技研發創新提速等六大行動,推動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體系建設。
躋身“十強”,山東紡織業的目光不是僅盯著襯衣、床單、毛巾,而是向著一條更高端、更具發展空間和潛力的賽道大步奔去。
不同于傳統紡織業,現代紡織業其實是實打實的高科技產業。隨著產業鏈不斷延伸以及生物技術、納米技術、信息技術等新技術的加入,現代紡織向著多功能、超性能、智能化、綠色化的方向發展,醫療衛生、航空航天、體育休閑等領域大有可為。以滌綸、聚氨酯、尼龍、膨體聚四氟乙烯等合成材料制成的人造血管,帶給心血管疾病患者延續生存的希望。此外,功能面料、燃料電池、化工助劑等領域都有著現代紡織的廣泛應用。正如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樊代明所言:“整個世界都能‘編織’出來。”
這些年,山東紡織行業一直在默默積累、挖掘自己“編織世界”的能力和潛力。山東紡織業門類多,培育了一批規模和實力在全國領先的龍頭企業。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發布的2020年全國棉紡織行業營業收入百強榜單的前十強中,魯企占據半壁江山。
山東紡織業產業鏈較為完整。作為全國重要的產棉區和全國第一化工大省,山東的棉花、化纖等上游原材料供應穩定,中游的加工制造、下游的服裝家紡企業串珠成鏈,積累了山東做強現代紡織業的底氣。
山東紡織業科技創新能力突出。芳綸、碳纖維、殼聚糖纖維、石墨烯纖維等新型纖維材料技術全國領先,科技成果獎勵等重要獎項數量行業居前。
山東是全國唯一一個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與其他工業領域的深度交叉融合,將為山東現代紡織業發展引入更多新的增量:為鋼鐵和汽車產業提供高性能輕量化碳纖維和織物;利用山東在醫學、醫藥、數字領域的優勢開展醫用紡織新材料研發……
山東紡織業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產業積淀,產業長久發展沉淀下來的人才技術、文化基因等都是產業振興的寶貴財富。
現代紡織業的未來不在于擴大產能,而是研發創新。今年,山東提出“十大創新”,強調“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如今新材料、新技術廣泛應用,紡織業演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要在新賽道站穩腳跟,贏得領先,必須加大創新研發投入。眼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可以抓住虛擬服裝、定制服裝等新興事物的熱點,依托紡織業數字化轉型尋找新機遇。
編織進經緯間的還可以有審美旨趣、時代要素、藝術特質……這就是時尚。品牌設計一旦成型,其優勢穩固而長久。做強現代紡織業,還要在設計上發力。山東歷史文化悠久,各類文化遺產浩如煙海,發掘利用這些寶貴的文化要素,為山東設計賦予獨特的靈魂和味道,打造山東自己的國際品牌,時尚紡織讓人充滿期待。(記者: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