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級市場回暖僅一天時間,8月5日游戲股重現跌勢。截至當日A股收盤,網絡游戲指數跌2.18%;截至港股收盤,恒生科技指數跌2.1%。
游戲市場未來將受到進一步監管已成為市場的共識。然而,一邊是外界擔憂游戲行業是否萎縮。另一邊則是今年以來,眾多互聯網巨頭們在積極“砸錢”布局游戲市場。最新產業數據顯示,隨著監管逐步嚴格,過審的益智休閑游戲占比有所提升。
今年來游戲市場投資不斷
5日,投資市場最熱的消息是投資界大佬段永平加倉騰訊。但消息似乎未能給騰訊股價帶來多少利好。截至當日港股收盤,騰訊控股跌3.90%,收報439港元/股。而今年2月騰訊控股股價曾一度觸及773.4港元/股的高位。
此外,當日截至收盤,網易-S下跌3.76%、完美世界跌2.80%、三七互娛跌2.91%等,多只游戲股下跌。據《2020年全球電子游戲交易報告》顯示,2020年游戲產業的投資總額達336億美元,大宗交易共有664筆,共產生的投資總額達到了336億美元。去年,全球游戲產業投資總額方面,美國市場占比為36%,中國市場緊隨其后,占比為27%。
記者梳理發現,從今年4月至今,國內互聯網企業對游戲行業投資不斷,而且金額不少。除了傳統大廠外,當中包括字節跳動、嗶哩嗶哩等。如4月,天眼查App顯示,網絡游戲及手機游戲研發運營商青瓷數碼完成3.03億人民幣戰略融資,投資方為騰訊投資、阿里巴巴、嗶哩嗶哩。5月,字節跳動關聯公司入股沐瞳科技,后者為海外游戲開發商;6月,字節跳動入股雷霆瀚海,持股比例10%。7月,騰訊以9.19億元英鎊全資收購英國游戲開發公司Sumo Group。
據天眼查6月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近5萬家網絡游戲相關企業。截至今年6月11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新增網絡游戲相關企業超1800家。
監管趨嚴 過審的益智休閑游戲占比提升
自2016年《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政策出臺以來,國家對游戲行業的監管力度趨嚴。在嚴格審核游戲內容的同時,對青少年防沉迷的管控也在加強。
2018年8月《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出臺,明確實施網絡游戲總量調控,控制新增網絡游戲上網運營數量。
2019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要求實行網絡游戲賬號實名注冊制度;嚴格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網絡游戲時段時長;規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服務,規定網絡游戲企業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游戲付費服務。
今年初,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已啟動《網絡游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推進工作。據介紹,所謂適齡提示主要是依據我國國情,根據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成長特點,對游戲的作品的類型、內容功能等多方面要素進行評估,提示其所適合使用的未成年人用戶的年齡段,并在游戲作品相關界面作出明確標識。 、
前瞻產業研究院最新發布數據顯示,在監管更加嚴格后,對玩家成長較有利的益智休閑類游戲成長空間得到釋放,2016年監管政策發布之前,過審的益智休閑游戲占比僅有25%;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間,過審的益智休閑游戲占比達到了47%。(記者 文靜)